心脏性猝死最主要病因是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致心脏性猝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相关,不同人群中冠心病相关心脏性猝死有特点,老年人风险高、绝经后女性风险上升,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冠心病、心梗病史者风险增加,需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不同人群中冠心病相关心脏性猝死的特点及应对
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老年人发生冠心病相关心脏性猝死的风险相对更高。老年人群本身血管弹性下降,粥样硬化斑块更易不稳定,一旦斑块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就会急剧影响心肌供血,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几率。对于老年人,应注重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冠心病问题。
性别方面:在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冠心病的发生率相对低于男性,但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生率迅速上升,与男性趋于接近,此时女性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女性在绝经后要特别关注心血管健康,除了常规的体检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精神压力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例如,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粥样斑块形成;高脂饮食会导致血脂升高,沉积在血管壁上,加重动脉硬化。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等。
病史方面:有冠心病病史、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明显增加。这类患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药物,如存在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还需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监测,以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现胸痛、心悸、晕厥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