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需立即休息并密切监测,包括不同人群的监测要点;药物治疗有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及适用情况;血运重建治疗有PCI和CABG及不同情况患者的考量;还要控制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脂、血糖的管理及不同人群的个体化调整。
药物治疗
抗心肌缺血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硝酸甘油等。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等,适用于无禁忌证的患者,但对于心率过慢、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需谨慎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也可用于缓解心绞痛,如地尔硫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使用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常用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伴有胃肠道疾病等情况,需权衡出血与血栓风险。氯吡格雷等也可根据病情选用。
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用于病情较重、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抗凝药物需格外谨慎,需充分评估胎儿风险与母亲病情。
血运重建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有明显缺血证据的患者可考虑。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不同年龄患者身体耐受PCI的能力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等情况。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术后恢复可能相对复杂,需加强术后管理。
控制危险因素
血压管理: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目标为收缩压<14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目标可更严格。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有细微差异,需个体化调整。
血脂管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可使用他汀类等药物。生活方式对血脂影响较大,鼓励患者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
血糖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包括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综合管理,以减少对心血管系统的进一步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