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初期的症状
心肌缺血初期症状多样,常见胸痛(心前区等部位压榨性等痛且可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等可缓解)、心悸(心跳加快心慌,活动等时明显)、呼吸困难(轻度活动等时呼吸急促,老人出现提示心功能受影响)、乏力(全身没劲、疲劳,活动耐力下降),还有不典型症状如胃肠道症状(恶心等易误诊为胃肠病)、牙痛(部位不固定,服止痛药无效,中老年无口腔病牙痛要考虑心肌缺血)。
胸痛:最为典型,多为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放射,一般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缺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例如,一项针对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约70%-80%的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且疼痛放射部位具有一定规律性。
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脏节律异常或心肌收缩力改变引起。在一些年轻人群中,若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方式诱发心肌缺血初期,可能首先表现为心悸,尤其在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
呼吸困难:轻度活动或休息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这是因为心肌缺血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对于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有所减退,若出现心肌缺血初期呼吸困难,往往提示心脏功能已受一定影响,需引起重视。
乏力:患者感觉全身没劲、疲劳,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心肌缺血使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乏力。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且经休息后不能缓解,需警惕心肌缺血初期可能。
其他不典型症状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内脏神经与心脏神经存在交叉支配,心肌缺血时产生的冲动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胃肠道反应。
牙痛:少数患者表现为牙痛,疼痛部位不固定,服用止痛药往往无效,这也是由于神经传导的牵涉痛所致。对于中老年患者出现牙痛且无口腔疾病时,要考虑心肌缺血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