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是什么意思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系统严重障碍致心房激动完全不能传至心室,发生机制与传导系统病变相关,不同年龄机制有别;临床表现有症状(心悸、乏力等)和体征(大炮音、脉率缓慢不规则);通过心电图等结合病史症状诊断;治疗视情况而定,心室率过慢伴明显症状者可能需植入起搏器,不同年龄患者治疗有差异。
一、发生机制相关
正常心脏传导依赖于完整且功能正常的传导系统结构与电生理特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多与传导系统的病变有关,例如冠心病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房室结等传导系统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病、心脏手术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破坏传导系统的结构或影响其电生理功能,使得心房冲动无法有效传至心室。不同年龄人群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机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与先天性传导系统发育异常等有关,而老年人则更多与冠心病等退行性病变相关。
二、临床表现相关
1.症状方面: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头晕,严重时可发生晕厥、黑矇等。这是因为心室率过慢,心输出量减少,导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在活动耐力下降、生长发育受影响等方面体现,而老年患者可能因本身基础疾病较多,症状可能更为隐匿或严重。
2.体征方面:可听到大炮音,即第一心音强度不等,这是由于心房和心室收缩不同步所致;同时脉率缓慢且不规则。
三、诊断相关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明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P波与QRS波群完全无关,P波频率高于QRS波群频率,QRS波群形态取决于起搏点位置,若起搏点在房室束分支以上,则QRS波群形态正常,心室率较慢;若起搏点在房室束分支以下,则QRS波群增宽,心室率更慢。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可能因基础情况不同而有一定特点,例如儿童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有其特定的心电图演变等表现。
四、治疗相关
对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心室率过慢且有明显症状,可能需要植入起搏器进行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植入起搏器的时机和选择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对起搏器的影响等因素,老年患者则要综合评估其全身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