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如何
子宫内膜癌分期采用FIGO手术-病理分期系统,包括Ⅰ-Ⅳ期,分期越早预后越好,同时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特殊人群等因素均影响患者存活情况,年轻患者耐受性相对较好,健康生活方式有益预后,有基础病史者需兼顾控制基础疾病,妊娠期合并者需个体化制定方案。
一、子宫内膜癌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通常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系统,:
Ⅰ期:癌局限于子宫体
ⅠA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Ⅱ期:癌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
Ⅲ期:癌局部和(或)区域转移
ⅢA期: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
ⅢB期: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ⅢC期: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ⅢC1为盆腔淋巴结转移,ⅢC2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伴盆腔淋巴结转移。
Ⅳ期:癌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
ⅣA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存活情况
子宫内膜癌的存活情况与分期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80%-90%,ⅠB期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70%-80%。
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Ⅰ期有所下降,约为60%-70%。
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进一步降低,ⅢA期约为40%-50%,ⅢB期约为30%-40%,ⅢC期约为20%-30%。
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ⅣA期约为10%-20%,ⅣB期预后更差。
年龄因素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存活也有影响,一般来说,年轻患者可能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具体还需结合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等综合判断;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的选择和预后。生活方式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治疗的耐受性,可能对预后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改善预后。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患者,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母亲和胎儿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妊娠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以及肿瘤治疗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