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发作时如何急救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放松心情,若携带药物可舌下含服,同时尽快呼叫急救,室内发作则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年龄大、病史长或症状不缓解者需更及时处理,有基础疾病要告知急救人员相关病史。
一、立即停止活动并休息
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刻停止正在进行的剧烈运动或其他活动,就地坐下或躺下休息。因为继续活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肌缺血缺氧的情况进一步恶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更应强调迅速停止活动,避免因活动量增加导致心绞痛症状加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二、放松心情
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紧张情绪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例如缓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对于女性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尤其要注意调节情绪,因为女性在情绪管理方面可能相对更易受波动影响,而稳定的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绞痛症状。
三、服用药物(若携带)
如果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缓解心绞痛的药物,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对于有青光眼等特殊病史的人群,使用硝酸甘油需要谨慎,因为硝酸甘油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对于有过心绞痛发作且有用药经验的患者,应按照以往的正确方式用药,但如果是首次发作心绞痛,不建议自行随意用药,应及时就医。
四、呼叫急救
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对于年龄较大、病史较长或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更要及时呼叫急救,因为持续不缓解的心绞痛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需要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在呼叫急救时应告知急救人员相关病史,以便急救人员能够更全面地进行救治。
五、转移至通风良好处(若在室内)
如果患者是在室内发作心绞痛,应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保证空气流通,以改善缺氧状况。对于居住环境较为密闭的情况,及时转移至通风处尤为重要,这样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对更有利于呼吸和缓解心肌缺血的环境。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转移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