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绞痛的药
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供血供氧但青光眼患者慎用、老年人需监测血压;β受体阻滞剂能减少心肌耗氧量但哮喘患者避免使用、老年患者要关注心功能;钙通道阻滞剂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痉挛但孕妇慎用、老年伴外周血管疾病者用需注意不良反应;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血栓但胃肠道疾病患者用需保护胃肠、老年患者要评估出血风险;病情严重时用抗凝药物,有出血倾向患者慎用、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
一、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供氧。例如硝酸甘油,它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一般舌下含服后1-3分钟即可起效。对于有冠心病基础且经常发作心绞痛的患者,硝酸酯类药物能及时改善心肌缺血状况。但对于青光眼患者,由于硝酸酯类药物可能会升高眼压,应谨慎使用;而对于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血压,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二、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像普萘洛尔等药物,适用于劳力性心绞痛等情况。对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需避免使用;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心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使用时要密切关注心功能变化,防止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三、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止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膜,从而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例如硝苯地平,可用于变异型心绞痛等。对于孕妇患者,使用钙通道阻滞剂需要特别谨慎,因为其对胎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对于老年患者伴有外周血管疾病时,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对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有一定帮助,但也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四、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常见的有阿司匹林等。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甚至引起胃肠道出血,需要同时采取保护胃肠道的措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要注意出血风险的评估,因为老年人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差。
五、抗凝药物
在某些心绞痛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要非常谨慎,因为可能会导致出血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器官功能衰退,使用抗凝药物时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调整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