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等。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致心肌问题,与多种因素相关;脑卒中分缺血性和出血性,有不同病因及相关风险因素;高血压以血压增高为特征,长期会增发病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肺心病由肺血管病变致肺动脉高压等,多见于老年人,与长期吸烟等有关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大部分,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局部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脑血管内膜受损,形成斑块,当斑块破裂或脱落时,会堵塞脑血管。心源性栓塞则多是由于心脏内的血栓等栓子脱落,随血液循环堵塞脑血管,如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就可能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血管破裂出血,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高的压力,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年龄上,老年人是脑卒中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的脆性增加、弹性减退等;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增加脑卒中风险;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脑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无这些病史的人群。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血管阻力等因素相关,当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或心脏输出量增多时,都会导致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年龄方面,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升高;性别上,在更年期前,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则逐渐接近男性;生活方式中,高钠饮食、过量饮酒、肥胖等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增加。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主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长期的慢性气道炎症导致肺组织破坏,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右心功能。年龄上,多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肺组织弹性减退等;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是COPD的重要诱因,从而增加肺心病的发病风险;有COPD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肺心病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