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可致心脏疼,与猝死有关联,不同人群熬夜心脏疼猝死风险有差异,年轻人分情况,中年人有基础病者风险高,老年人本身心功能差风险高,出现心脏疼要立即休息,不缓解就就医,预防要调整作息、关注基础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熬夜心脏疼与猝死的关联机制
熬夜时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影响心肌的代谢等。有研究表明,心肌在过度劳累、应激等情况下,容易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例如,一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就包括猝死的风险增加。但并不是所有熬夜心脏疼的人都会猝死,这与个体的基础心脏状况、熬夜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不同人群熬夜心脏疼猝死风险的差异
年轻人:若本身没有基础心脏疾病,偶尔一次熬夜出现心脏疼,猝死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长期熬夜可能会逐渐损害心脏功能。然而,若年轻人本身存在潜在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熬夜心脏疼就可能是危险信号,猝死风险会明显升高。
中年人:中年人往往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压力,长期熬夜心脏疼需警惕。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中年人,熬夜导致心脏负担加重,更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从而增加猝死风险。因为高血压会使心脏后负荷增加,高血脂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熬夜进一步干扰这些病理状态,使心脏处于更不稳定的状态。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心脏功能逐渐衰退,熬夜心脏疼时猝死风险较高。老年人常伴有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病,熬夜会诱发心肌缺血加重,导致心律失常,如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而室颤是导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三、出现熬夜心脏疼后的应对及预防建议
出现熬夜心脏疼时的应对:首先应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激动。如果心脏疼持续不缓解,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以明确心脏的情况。
预防方面
调整作息:尽量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有效睡眠,避免长期熬夜。对于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可通过改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来改善睡眠,必要时可在医生评估下进行适当的干预,但不自行滥用助眠药物。
关注基础疾病:有基础心脏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将血压、血脂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轻心脏负担。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但要注意避免在熬夜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戒烟限酒等,从多方面维护心脏健康,降低熬夜带来的心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