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是否为青光眼需从症状表现排查、眼部检查项目及综合判断分析入手。症状表现有视力变化(早期可能无明显下降,病情进展致进行性减退)和眼压异常(眼压高于正常范围且部分波动大);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乳头形态变化)、视野检查(发现特征性视野缺损)、房角检查(明确房角是开角还是闭角);医生综合症状、检查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判断,如眼压、眼底、视野及房角情况等区分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儿童患者需仔细观察眼部表现结合检查判断。
一、症状表现排查
1.视力变化:青光眼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视力下降,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进行性视力减退。这是因为眼压升高损害了视神经,影响了视觉传导通路。例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视野轻度缺损时视力可正常,当视野缺损严重时,视力才明显下降。对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的人群,需尤其关注视力变化,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青光眼发生风险,若出现视力逐渐模糊应及时排查。
2.眼压异常:眼压是判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一般在10-21mmHg。青光眼患者眼压会高于正常范围。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眼压波动大,如在一天内不同时间测量眼压,数值差异较大。一些有眼外伤史、高度近视的人群,本身眼压波动可能性增加,更要密切监测眼压情况。
二、眼部检查项目
1.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观察视神经乳头的形态变化。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乳头会出现杯盘比增大等改变,正常杯盘比一般小于0.3,当杯盘比大于0.6或双眼杯盘比差值大于0.2时,需高度怀疑青光眼。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这些疾病可能并发眼底病变,增加青光眼混淆的可能,更要细致进行眼底检查来鉴别。
2.视野检查:这是诊断青光眼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关键检查。青光眼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的视野缺损,如早期可能出现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弓形暗点、管状视野等。长期在光线昏暗环境中工作、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视野检查能早期发现青光眼迹象。
3.房角检查:房角检查可明确房角是开角还是闭角。开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开放的,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是关闭的。对于有眼胀痛、虹视等症状的患者,房角检查能区分是开角型还是闭角型青光眼,不同类型青光眼治疗方法有差异,房角检查有助于精准诊断。
三、综合判断分析
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表现、眼部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是否为青光眼。例如,若患者有眼压升高、眼底视神经改变、视野缺损,且房角开放,同时排除了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眼部改变的疾病,就可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若患者存在房角关闭、眼压突然升高、眼部剧烈疼痛等表现,则多考虑为闭角型青光眼。对于儿童青光眼患者,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仔细观察其眼部表现,如是否有怕光、流泪、眼球增大等情况,结合眼部检查来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