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心律失常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的心悸,因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致脑部供血不足的头晕,短暂视力模糊或丧失的黑矇,突然意识丧失和体位性肌张力丧失的晕厥,部分患者伴有的胸痛以及因心脏功能受损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导致的呼吸困难,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在这些症状的表现及相关风险上有差异,有基础疾病人群症状可能更严重或复杂。
一、心悸
表现及原理: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可感觉到心脏跳动不规律。这是因为心律失常时心脏的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异常,使得患者能明显感知到心脏的跳动情况。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因表达能力有限,更多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成年患者则多能明确表述心慌不适。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心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频繁发作。
二、头晕
表现及原理:由于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轻者可能只是轻微的头重脚轻感,重者可出现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老年人中,本身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脑部供血储备能力较差,所以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的头晕可能更为严重,发生跌倒等意外的风险增加。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相对敏感,若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头晕症状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
三、黑矇
表现及原理:是短暂的视力模糊或丧失,也是因为心脏泵血减少导致脑部缺血。患者会突然感觉眼前发黑,什么都看不见,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对于有冠心病等病史的人群,发生黑矇时更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儿童若出现黑矇,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的心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恶性心律失常可能对其脑供血影响更为迅速和明显。
四、晕厥
表现及原理: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和体位性肌张力丧失。这是由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脑血流中断所致。在有心肌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发生晕厥的风险更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晕厥后可能因反应迟缓等原因增加二次伤害的风险,女性在晕厥发生时,由于身体协调性等因素,需特别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护。
五、胸痛
表现及原理:部分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可伴有胸痛症状,这是因为心脏缺血缺氧引起。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压榨性、闷痛等。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合并胸痛时,更要警惕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对胸痛的感受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如年轻患者敏感,容易被忽视。
六、呼吸困难
表现及原理: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引起呼吸困难。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气不够用等。在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会加重,且病情变化更为复杂。儿童在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呼吸困难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的呼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