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初次感染致水痘,后潜伏,免疫力下降时激活引发疾病。前驱症状有全身不适及神经痛,皮疹沿神经带状分布。好发于老年人、免疫低下者及生活方式不良者。医生依临床表现诊断,需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鉴别。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一、病毒相关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和嗜皮肤性。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会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水痘。之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例如老年人、患有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潜伏的病毒就会被激活,然后沿着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炎症,从而引发带状疱疹。
二、临床表现
1.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疹前可能会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同时受累皮肤区域会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疼痛较为剧烈,这种神经痛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在皮疹消退后仍然存在,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皮疹表现:皮疹一般首先出现红斑,很快就会发展为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之后迅速变为水疱,水疱疱壁紧张,内容物澄清,外周有红晕。皮疹往往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等。
三、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衰退,对潜伏病毒的监视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病毒激活。
2.免疫低下人群: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受到影响,也容易发生带状疱疹。例如,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本身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放化疗等治疗手段也会进一步削弱免疫力,使得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有机会活跃并引发疾病。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带状疱疹。这是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使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下降,从而增加病毒激活的风险。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医生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单侧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伴有神经痛等症状来初步诊断带状疱疹。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能会借助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学检查(检测疱液中的病毒抗原、核酸等)、血清学检查(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等)来明确诊断。
2.鉴别诊断:需要与单纯疱疹进行鉴别。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水疱较小且易破,常反复发作,一般没有神经痛;还需要与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过敏原等病史,皮疹多与接触部位一致,有瘙痒等表现,一般无神经痛等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