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对心脏功能、全身器官灌注、引发其他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均有不良影响,可致心脏泵血功能受影响、各器官灌注不足、增加心房颤动及恶性心律失常等风险,还会使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心理健康、儿童生长发育等
一、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心律失常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正常情况下,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以保证血液有效循环,而心律失常时,心脏的节律紊乱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例如,某些快速型心律失常会使心脏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影响心室的充盈量,进而降低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的能力,长期如此可能引发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问题。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的状况,因为心脏供血主要依赖于心脏的节律性搏动来完成有效的灌注,心律失常打乱这一节奏会使心肌缺血缺氧加剧。
二、对全身器官灌注的影响
1.脑部灌注:心脏输出量减少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弹性降低、储备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引起的脑部灌注不足更容易引发脑梗死等严重脑血管事件。如果是阵发性的心律失常,发作时脑部短暂缺血可能导致患者突然摔倒,增加外伤风险。
2.肾脏灌注:肾脏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正常的滤过功能,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降低会使肾脏灌注不足,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长期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对于患有高血压肾病等基础肾脏疾病的患者,心律失常对肾脏灌注的影响会更加显著,加速肾功能恶化进程。
3.外周组织灌注:全身外周组织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会出现乏力、肢体冰凉等表现。对于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本身存在病变,心律失常引起的外周灌注不足会加重肢体末端的缺血缺氧情况,增加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引发其他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1.心房颤动:某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可能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栓塞;也可能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风险更高。
2.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骤停,危及生命。这类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有严重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身上,如心肌病、心肌梗死急性期等情况,一旦发生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律失常会使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和社交活动。例如,原本喜欢运动的患者可能因为心律失常而不敢进行运动,长期下去会影响心理健康,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于儿童心律失常患者,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学习,因为频繁的不适症状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吸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