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气胸的急救及后续处置包括:现场急救要封闭伤口并建立呼吸通道,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转运途中需密切观察病情、维持呼吸通畅,儿童和老年患者观察及处理有不同要点;后续医疗处置有入院进一步评估、视情况行胸腔闭式引流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儿童和老年患者在各环节也有相应特殊要求。
一、现场急救
1.封闭伤口:开放性气胸的首要急救措施是迅速封闭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的敷料(如干净的毛巾、布料等)紧压封闭伤口,阻止气体继续进出胸腔。因为开放性气胸会导致外界空气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造成纵隔扑动,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紧压封闭伤口可阻断这一不良情况的持续发展。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大小、柔软度适宜的敷料,避免对儿童皮肤造成过度刺激或损伤。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老年患者,封闭伤口更为关键,能有效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建立呼吸通道:在封闭伤口后,应尽快为患者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可使用简易呼吸器等设备辅助通气。对于儿童,要根据其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规格的简易呼吸器,保证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老年患者由于呼吸功能相对较弱,辅助通气时要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等情况,确保通气满足机体需求。
二、转运途中的处理
1.密切观察病情:在转运过程中,要持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精神状态、面色等变化,因为儿童对病情变化的耐受性相对较差。老年患者则要关注是否出现意识改变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维持呼吸通畅: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再次检查伤口封闭情况,确保敷料没有松动等导致气体再次进出的情况。对于儿童,要定期清理口鼻腔分泌物,防止堵塞呼吸道影响通气。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咳痰困难等情况,可适当采取翻身、拍背等措施辅助排痰,但要注意力度,避免加重患者不适或损伤。
三、后续医疗处置
1.入院进一步评估:患者送达医院后,需立即进行胸部X线、CT等检查,以明确肺部损伤、胸腔积气等具体情况。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身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合理选择检查方式和辐射剂量。老年患者则要综合其基础疾病等情况,谨慎进行检查操作。
2.胸腔闭式引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能需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排出,促进肺复张。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预防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操作的轻柔性和准确性,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创伤。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等情况,在穿刺等操作时要更加谨慎,避免出现并发症。
3.其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如纠正休克、防治感染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同时积极治疗其基础疾病,以提高患者的整体预后。例如,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开放性气胸的同时,要注意血压的调控,但需遵循合理的降压原则,避免过度降压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