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房早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什么
频发房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激动且频率较高,心电图有特定表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心房冲动部分不能传入心室,分Ⅰ型和Ⅱ型且各有心电图特征,当同时存在频发房早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能相互影响,其发生与基础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诱因有别,生活方式中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也可促使其发生。
一、频发房早
1.定义
频发房性早搏(房早)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频率较高。正常成人进行24小时心电图监测,房早发生率可达60%,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增长,房早发生率有增加趋势,男性和女性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主要是心房局部的心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等。
2.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表现为提前出现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P-R间期大于0.12秒,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若伴有室内差异传导则可呈宽大畸形等。
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定义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房冲动部分不能传入心室,分为Ⅰ型和Ⅱ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文氏阻滞,是最常见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类型,其发生是由于房室结传导功能逐渐减退,表现为P波规律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之后P-R间期又逐渐缩短,如此周而复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是指P波规律出现,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其阻滞部位多在希氏束-浦肯野系统,相对较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2.心电图表现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为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的搏动中,P-R间期可正常或延长。
三、频发房早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关联
当同时存在频发房早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能相互影响。例如,频发房早可能会干扰房室传导,影响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判断,反过来,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影响心脏的整体电活动,导致房早更易发生。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心肌缺血等,从而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此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药物影响(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化疗药物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也可能是诱因。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若有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基础疾病可能出现该情况,老年人则多与冠心病等退行性心脏病变相关。对于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生理阶段,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增加发生的风险。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大量吸烟、酗酒、过度劳累等都可能促使频发房早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