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分级包括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日常活动不受限)、Ⅱ级(轻度活动受限)、Ⅲ级(明显活动受限)、Ⅳ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休息时也有心衰症状);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根据6分钟步行距离分为正常(>450米)、轻度心衰(300-450米)、中度心衰(150-300米)、重度心衰(<150米),不同分级对评估病情、制定治疗及判断预后重要,不同人群心衰分级表现可能不同。
一、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例如,患有轻度冠心病的年轻人,日常正常工作、运动等都不会出现心衰相关不适,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代偿较好,能够满足日常基本活动的需求。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等症状。比如,中年女性有风湿性心脏病,快走一段距离后就会出现气短、胸闷的情况,说明其心脏功能在一般活动时已不能完全适应。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心衰症状。例如,老年男性有扩张型心肌病,在平地行走几百米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等,其心脏功能只能耐受很轻微的活动。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像严重心衰的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时都可能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表现,稍微翻身活动都会使心衰症状加重,这是心脏功能极度减退,无法满足机体基本代谢需求。
二、6分钟步行试验分级
6分钟步行距离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6分钟步行距离大于450米:属于正常,心功能较好。例如,年轻且心脏健康状况良好的人群,6分钟步行能达到较远的距离,说明心肺功能能够很好地支持运动时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
6分钟步行距离在300-450米:属于轻度心衰。比如,一些有轻度冠心病的中年人,6分钟步行距离在此范围,提示心脏功能在中等活动量时已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6分钟步行距离在150-300米:属于中度心衰。患有较明显心肌病的患者可能出现这种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缩短,表明心脏功能受损已较明显,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米:属于重度心衰。严重心衰的患者即使是很短暂的步行活动,心脏都无法满足需求,6分钟步行距离很短,生活自理都可能存在困难,需要密切的医疗监护。
不同的心衰分级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中,心衰分级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可能心衰分级进展相对较快;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心衰分级可能更早出现异常;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下,心衰的发生和分级也可能有其特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准确的心衰分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