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率是多少
子宫内膜癌主要采用FIGO手术-病理分期,包括Ⅰ期(癌局限于子宫体,分ⅠA、ⅠB期)、Ⅱ期(癌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Ⅲ期(局部和/或区域转移,分ⅢA、ⅢB、ⅢC期)、Ⅳ期(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或远处转移,分ⅣA、ⅣB期),其存活率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存活率较高,Ⅱ期次之,Ⅲ期再次之,Ⅳ期很低,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对提高存活率至关重要,医生会据具体分期和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一、子宫内膜癌分期
子宫内膜癌主要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
Ⅰ期:癌局限于子宫体
ⅠA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Ⅱ期:癌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
Ⅲ期:局部和(或)区域转移
ⅢA期: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直接蔓延或转移)。
ⅢB期:阴道和(或)宫旁受累。
ⅢC期: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中ⅢC1为盆腔淋巴结转移,ⅢC2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伴盆腔淋巴结转移。
Ⅳ期:侵及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远处转移
ⅣA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二、子宫内膜癌存活率
子宫内膜癌的存活率与分期密切相关,以下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的数据参考:
Ⅰ期:ⅠA期5年存活率约为80%-90%,ⅠB期5年存活率约为70%-80%。这是因为Ⅰ期时肿瘤局限于子宫体,手术等治疗手段相对容易彻底清除病灶,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小。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较好且处于Ⅰ期的患者,通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如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等,结合可能的辅助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
Ⅱ期:5年存活率约为60%-70%。Ⅱ期癌侵犯宫颈间质,手术范围相对Ⅰ期更广,可能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操作,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可能还需要辅助放疗、化疗等。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等都会影响预后,年轻患者相对可能耐受更强的治疗,预后相对稍好。
Ⅲ期:ⅢA期5年存活率约为50%-60%,ⅢB期和ⅢC期5年存活率约为30%-40%。Ⅲ期时肿瘤已有局部和区域转移,治疗较为复杂,常需要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但由于肿瘤已扩散,预后相对较差。患者的一般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耐受性,进而影响存活率。
Ⅳ期:ⅣA期5年存活率约为20%-30%,ⅣB期5年存活率低于10%。Ⅳ期肿瘤已侵犯膀胱、直肠黏膜或有远处转移,治疗难度极大,预后很差。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可能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更差,预后往往更不理想;而年轻患者若一般状况良好,经过多学科协作的积极治疗,可能会有相对较好的预后,但总体存活率仍较低。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依据,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至关重要。不同分期的存活率差异较大,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分期、身体状况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