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晚期有多种症状,包括休息时也会出现的呼吸困难、下肢甚至全身的水肿、极度乏力疲倦、尿量减少、心悸、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的咳嗽咳痰以及严重时的意识障碍,这些症状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等多种因素导致,不同人群因自身基础状况不同症状表现有差异。
1.呼吸困难:是心衰晚期常见且突出的症状,患者在休息时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呈端坐呼吸状态。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严重下降,肺循环淤血加重,影响气体交换所致。例如,部分患者平卧时会感到气促加重,必须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才能缓解,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年龄较大、有长期心脏病史的患者更易出现此情况,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本身逐渐衰退,长期病史使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更严重。
2.水肿:多表现为下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体液潴留。水肿往往在下午或傍晚较为明显,休息一夜后可能有所减轻。对于有肾脏基础疾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水肿情况可能更严重,肾脏疾病会影响体液代谢,长期卧床使下肢静脉回流进一步受阻,加重水肿程度。
3.乏力、疲倦:患者会感到极度乏力,活动耐力显著下降,即使进行轻微活动也会感觉疲惫不堪。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能量供应减少所致。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加上心衰的影响,乏力、疲倦感会更明显;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身体基础状况较差,也会加重乏力、疲倦的感觉。
4.尿量减少:肾脏灌注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肾脏能根据身体需要调节尿量,心衰晚期肾脏灌注不足,滤过功能下降,尿量明显减少。对于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等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尿量减少的情况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因为原有的肾脏病变已使肾脏功能受损,再加上心衰的影响,进一步加重了肾脏的缺血缺氧。
5.心悸:患者可自觉心跳加快、心慌,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为了维持相对正常的输出量,会加快心率,导致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生。有基础心脏疾病且病史较长的患者,心脏本身的电生理活动已不稳定,在心衰晚期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
6.胃肠道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这是由于胃肠道淤血,影响消化功能。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在心衰晚期胃肠道淤血更明显,所以胃肠道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心衰影响下,胃肠道症状会加重。
7.咳嗽、咳痰:多为白色泡沫样痰,严重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这是因为肺循环淤血,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水肿,刺激引起咳嗽,当肺泡毛细血管破裂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痰。对于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可能会被掩盖或加重,需要仔细鉴别。
8.意识障碍:严重心衰晚期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等情况,这是由于脑灌注不足,脑组织缺氧所致。老年人脑功能本身相对减退,在心衰晚期更容易出现脑灌注不足的情况,从而导致意识障碍;有脑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脑动脉硬化等,在心衰影响下,脑灌注不足会进一步加重,增加意识障碍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