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青光眼是眼科急症,因眼内压急剧升高致眼部及全身症状,解剖因素中前房浅、房角窄是基础,远视眼易发病,情绪激动等为诱发因素;眼部有眼痛、视力骤降等症状,全身可现恶心等;靠眼压测量等诊断;治疗有降眼压的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及时治预后较好,延误则易失明,有家族史等人群应定期检查、避诱发因素来预防。
一、定义
急性青光眼是一种眼科急症,是由于眼内压(IOP)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眼部及全身症状的眼病。眼内压升高会对视神经造成压迫,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视力丧失。
二、病因
1.解剖因素:前房浅、房角窄是急性青光眼的重要解剖基础。在一些特定人群中,如远视眼患者,由于眼球的解剖结构特点,更容易出现房角窄的情况,从而增加急性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2.诱发因素:情绪激动、暗室停留过久、长时间阅读或近距离用眼、局部或全身应用抗胆碱能药物等都可能诱发急性青光眼。例如,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使瞳孔扩大,房角进一步变窄,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内压升高;在暗室中,瞳孔散大,也容易引发房角关闭,诱发急性青光眼发作。
三、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
眼痛:多为剧烈眼痛,可伴有同侧头痛,疼痛可放射至眼眶周围、颞部等部位。
视力急剧下降:由于眼压升高对视神经的损害,患者视力会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严重者可仅存光感。
虹视:看灯光时,周围出现彩色光环,像雨后彩虹一样。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导致角膜水肿,光线折射引起的。
眼部充血:结膜呈混合性充血,即结膜血管既有浅层的扩张,又有深层的充血。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身症状,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四、诊断
1.眼压测量:眼压明显升高是诊断急性青光眼的重要依据,通常眼压可高于21mmHg。
2.前房角检查: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可以明确房角的开放或关闭情况,这对于区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不同类型(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间歇期等)具有重要意义。
3.眼底检查:早期可发现视盘水肿,随着病情进展,视神经纤维层会出现缺损,视盘杯盘比增大等改变。
五、治疗
1.降低眼压
药物治疗:使用缩瞳剂,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缩小瞳孔,拉开房角,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通过减少房水生成降低眼压;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等。
激光治疗:如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适用于房角部分关闭、有急性青光眼发作倾向或小发作的患者,通过激光在虹膜上制造一个小孔,使前后房压力平衡,解除房角关闭。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行小梁切除术等抗青光眼手术,建立新的房水流出通道,降低眼压。
六、预后及预防
1.预后: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急性青光眼的眼压可以得到控制,视力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但如果延误治疗,视神经遭到严重损害,视力恢复则较为困难,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2.预防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前房角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避免上述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暗室久留,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近距离用眼。
对于远视眼等具有解剖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检查眼部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远视眼患者如果出现眼胀、头痛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