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精弱精症指前向运动精子小于50%或a级运动精子小于25%且可能伴精子总数减少的病症,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不良饮食、吸烟饮酒、久坐高温)、病史(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疾病)有关,通过精液分析诊断,影响生育,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避免不良环境、防治疾病来预防与注意
一、定义
少精弱精症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级和b级)小于50%或a级运动的精子小于25%的病症,同时可能伴有精子总数减少的情况。
二、发病原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生殖系统功能会逐渐发生变化,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可能会下降。例如,35岁以上的男性患少精弱精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与睾丸功能逐渐衰退等因素有关。
(二)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不均衡的饮食,如缺乏足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矿物质(如锌等),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研究表明,锌元素缺乏会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降低。
2.吸烟饮酒: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精子的发育,抑制精子的生成;过量饮酒会干扰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长期酗酒的男性患少精弱精症的概率明显高于不饮酒或适度饮酒的男性。
3.久坐、高温环境:长时间久坐会使会阴部血液循环不畅,影响睾丸的温度调节,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而高温环境不利于精子的生成和存活。例如,长期从事需要久坐工作的人群,如司机等,患少精弱精症的风险可能增加。
(三)病史因素
1.生殖系统疾病: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生殖系统的炎症性疾病,会影响精子的生成、成熟和运输。炎症会导致局部环境改变,产生有害物质,损害精子。例如,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部分可能存在少精弱精的情况。
2.内分泌疾病:像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激素水平,而激素水平异常会干扰精子的生成过程。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紊乱等原因,可能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数量和活力下降。
三、诊断方法
(一)精液分析
这是诊断少精弱精症的主要方法。需要患者进行手淫排精,收集精液后在实验室进行分析,包括精子浓度、精子活力(a级、b级、c级、d级的比例)等指标的检测。一般需要多次检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因为单次精液分析可能会受到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四、对生育的影响
少精弱精症会降低男性的生育能力,因为精子数量少且活力弱,使得精子难以顺利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结合,从而影响受孕的概率。即使受孕,也可能因为精子质量问题增加胚胎发育异常等风险。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以维持生殖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等。
2.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吸烟,减少饮酒量,最好能够戒烟戒酒,以降低对精子质量的不良影响。
3.适度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包括生殖系统的血液循环,对维持精子的正常生成和活力有一定帮助,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导致身体疲劳等不良影响。
(二)避免不良环境因素
尽量避免长期处于高温、辐射等不良环境中。例如,不要长时间泡热水澡、蒸桑拿等,因为高温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等。
(三)疾病防治
对于有生殖系统疾病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控制病情发展,以减少对精子质量的影响。例如,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