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两方面。症状有呼吸困难(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咳嗽咳痰(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继发感染呈脓性)、乏力疲倦(心排血量降低致组织灌注不足);体征有肺部湿性啰音(两肺底可闻及,随病情加重蔓延全肺)、心脏体征(心率加快、心脏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一、症状方面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淤血。开始仅在剧烈活动或劳累后出现呼吸急促,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例如,一些原本可以快速爬楼梯的患者,在患病后只能缓慢行走一段距离就出现明显的气促。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在玩耍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在日常的家务活动(如扫地、做饭等)时就出现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不能平卧,需采取端坐位甚至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坐位时重力作用使部分血液转移到躯体下半部,减少了回心血量,从而减轻肺淤血。夜间患者可能会从睡眠中憋醒,被迫坐起,轻者经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缓解,重者可伴有咳嗽、咳泡沫痰等,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夜间睡眠时如果出现频繁的憋醒、需要坐起缓解的情况,应高度警惕左心衰竭。
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竭最严重的表现,患者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分,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这是由于肺毛细血管压急剧升高,液体渗出到肺泡导致。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等情况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病情危急,需立即抢救。
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一般为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继发感染时,痰可呈脓性。咳嗽是由于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夜间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咳嗽往往在夜间明显。例如,一些左心衰竭患者在夜间睡眠时会被咳嗽惊醒,咳出白色泡沫痰。对于长期吸烟的左心衰竭患者,可能更容易合并呼吸道感染,导致咳痰增多且性质改变。
乏力、疲倦:是由于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骨骼肌供血供氧减少所致。患者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即使是轻度的体力活动也会感到疲倦。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原本可以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患病后运动耐力大幅下降;老年患者可能原本日常的轻度活动(如散步)都变得困难,容易感到疲倦。
二、体征方面
肺部湿性啰音: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随病情加重可蔓延至全肺。这是因为肺淤血导致肺泡内有渗出液,听诊时可听到水泡音。例如,在进行肺部听诊时,医生可以听到患者双肺底有散在的湿性啰音,病情严重时全肺都可闻及。对于有左心衰竭的患者,肺部湿性啰音的出现是肺淤血的重要体征表现,不同年龄的患者肺部听诊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由于胸廓等解剖结构特点,听诊时需要更加仔细判断。
心脏体征
心率加快:由于心功能减退,心脏代偿性加快心率以维持心排血量。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可伴有心律失常。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率可能相对较慢,左心衰竭时心率加快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心脏杂音:基础心脏病可产生相应的心脏杂音,如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导致的乳头肌功能不全可产生二尖瓣反流性杂音等。不同基础心脏病引起的左心衰竭,心脏杂音表现不同,医生可通过心脏听诊初步判断基础心脏疾病情况。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衰竭可能有典型的心脏瓣膜病变杂音。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是由于肺动脉压力升高所致。当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进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时,可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无论是年轻还是老年患者,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都是左心衰竭导致肺循环压力改变的一个体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