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主动脉狭窄有症状表现和体征表现,症状包括劳力性、夜间阵发性、端坐呼吸困难,运动性、休息时心绞痛,劳力性、体位性晕厥或接近晕厥;体征有胸骨右缘第2肋间等部位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及向颈部传导,脉搏细弱、上升缓慢的“迟脉”,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1.劳力性呼吸困难:是主动脉狭窄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多在运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活动耐量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升高,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肺淤血所致。在年龄较大、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或生活方式较为活跃的人群中,劳力性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明显。例如,一位长期坚持锻炼的中年男性,若患有主动脉狭窄,可能在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就出现气促的情况。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在睡眠中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呼吸急促。这是因为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进一步升高,加重肺淤血。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能更为频繁,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3.端坐呼吸:病情严重时,患者只能采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端坐位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肺淤血程度。一些身体状况较差、心肺功能储备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端坐呼吸的表现。
(二)心绞痛
1.运动性心绞痛:约1/3的主动脉狭窄患者会出现运动时心绞痛,多由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所致。主动脉狭窄导致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主动脉又使冠状动脉血流相对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在男性患者中,尤其是有吸烟、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运动性心绞痛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例如,一位有多年吸烟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主动脉狭窄男性患者,在快走时可能会出现胸痛症状。
2.休息时心绞痛: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在休息时发生心绞痛,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心肌持续缺血缺氧。对于老年患者,休息时心绞痛可能提示病情已较为严重,需要密切关注并及时处理。
(三)晕厥或接近晕厥
1.劳力性晕厥:多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发生,是由于运动时周围血管扩张,而狭窄的主动脉使心排血量不能相应增加,导致脑供血不足。在年轻且活动量较大的患者中,劳力性晕厥可能是主动脉狭窄的一个重要表现。比如,一位热爱竞技体育的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出现因主动脉狭窄导致的晕厥。
2.体位性晕厥: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发生晕厥,是因为突然改变体位时,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进一步降低,脑供血不足。老年患者由于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更容易发生体位性晕厥,需要特别注意体位变化时的情况。
二、体征表现
(一)心脏杂音
1.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典型的体征是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粗糙、响亮的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这是由于左心室射血时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口产生湍流所致。杂音的强度与狭窄的程度不一定完全成正比,但一般来说,狭窄越严重,杂音可能越响亮,但当狭窄非常严重时,心排血量减少,杂音可能反而减轻。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杂音的特点可能略有差异,例如老年患者的杂音可能相对柔和一些。
2.杂音的传导:杂音向颈部传导是主动脉狭窄的典型传导特点,这是因为主动脉瓣位于心脏上方,射血时的湍流容易向颈部传导。
(二)其他体征
1.脉搏异常:脉搏细弱,上升缓慢,称为“迟脉”或“脉搏延迟”。这是由于左心室射血受阻,心排血量减少,脉搏波上升速度减慢所致。在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其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脉搏异常可能更为明显。例如,一位患有主动脉狭窄的老年女性,其脉搏可能摸起来较微弱,且脉搏上升的时间明显延长。
2.血压改变: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这是因为心排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而外周血管阻力无明显变化时,脉压就会减小。对于长期患有主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的这种改变可能会逐渐加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