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肺、心功能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症状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有血液、胸部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方面的表现,代偿期有原发病表现、肺部和心脏体征,失代偿期有呼吸衰竭的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及右心衰竭的相关症状和体征,血液检查有红细胞、血气、生化异常,胸部X线有肺部基础及心脏改变,心电图有右心室肥大等改变,超声心动图可诊断右心室肥大等
一、症状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
1.基础疾病表现: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原发病的表现,如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病情进展时会出现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发展,气短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在静息时也感气短。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相对少见,多由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发展而来,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生长迟缓等;成年患者不同性别在症状上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的患者原发病表现可能更重。有相关研究显示,长期吸烟人群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而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
2.肺部体征:可闻及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湿啰音。
3.心脏体征: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提示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区可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多提示右心室肥厚、扩大。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急性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可使呼吸困难加重,严重时出现浅快呼吸,甚至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等。不同年龄患者对呼吸困难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呼吸衰竭时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更明显的表现,因为儿童呼吸肌发育不完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
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可见发绀,其程度与缺氧程度相关。
精神神经症状:可出现头痛、失眠、烦躁不安、谵妄、抽搐、昏迷等肺性脑病的表现。这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不同年龄患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不同,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肺性脑病时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表现。
2.右心衰竭
症状:心悸、气促加重,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恶心等。
体征:发绀更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可出现心律失常,剑突下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甚至出现舒张期杂音。肝大且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不同年龄患者右心衰竭的体征表现有差异,儿童右心衰竭时肝大可能更迅速且明显,因为儿童肝脏相对较大,而且心功能代偿能力较成人弱。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表现
(一)血液检查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可增高,反映长期缺氧导致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2.血气分析:出现低氧血症,PaO<60mmHg,可有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PaCO>50mmHg,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等改变。
3.血液生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肌酐、血钾、血钠、血氯等可出现异常,如缺氧和感染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可升高,并发肾功能不全时血尿素氮、肌酐可升高,电解质紊乱时血钾、血钠、血氯等可出现相应改变。
(二)胸部X线检查
1.肺部基础疾病表现: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表现,以及原发病的特征性改变,如肺心病患者可有肺动脉高压征,表现为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增大征等。
2.心脏改变:心脏呈垂直位,心影狭长。
(三)心电图检查
主要表现有右心室肥大的改变,如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SV≥1.05mV及肺型P波等。也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及低电压图形,可作为诊断肺心病的参考条件。
(四)超声心动图检查
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的厚度、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肺动脉内径或肺动脉干及右心房增大等指标,可诊断右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