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眼周穴位按摩法、眼部肌肉运动按摩法及整体头部放松配合眼部按摩三种缓解眼疲劳的方法,分别说明了各方法中穴位的定位、操作方法、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如眼周穴位按摩包括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的按摩,眼部肌肉运动按摩有眼球转动和眨眼按摩,整体头部放松配合眼部包括头部太阳穴按摩和梳头式梳理头发等操作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眼周穴位按摩法
(一)睛明穴按摩
1.定位: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
2.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端分别按在两侧睛明穴上,先向下按,然后向上挤,一按一挤为1个动作,重复10-15次。通过按摩睛明穴,可起到改善眼部气血循环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眼疲劳,其原理是刺激该穴位能调节眼部神经和肌肉的功能,科学研究表明眼部周围穴位的刺激可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从而对眼疲劳有改善作用。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均可适用,操作时要注意手指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眼部皮肤及组织。对于有眼部炎症、眼部外伤等情况的人群应谨慎使用,若眼部有不适症状应先咨询医生。
(二)攒竹穴按摩
1.定位: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操作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按压攒竹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0圈。按揉攒竹穴能够调节眼部肌肉的紧张度,从科学角度看,该穴位的按摩可影响眼部周围肌肉的神经支配,促进肌肉放松,进而缓解眼疲劳。例如相关眼部生理学研究显示,对攒竹穴的刺激能改变眼部肌肉的电活动,使紧张的肌肉放松。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多数人适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有眼部感染性疾病的人群需谨慎,因为不当按摩可能加重感染情况,建议在眼部健康状况稳定时进行。
(三)鱼腰穴按摩
1.定位:鱼腰穴位于头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揉鱼腰穴,每次按揉持续1-2分钟,频率约每分钟50-60次。按摩鱼腰穴可改善眼部的气血供应,依据是该穴位与眼部的气血运行相关联,通过按摩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为眼部组织提供更多营养物质,从而缓解眼疲劳。相关中医经络理论及现代医学对眼部血液循环的研究都支持这一作用机制。
3.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健康人群适用,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对儿童眼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有眼部血管性疾病的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防止按摩导致眼部血管状况改变。
二、眼部肌肉运动按摩法
(一)眼球转动按摩
1.操作方法:端坐,放松身体,双眼先向上看,然后向左看,再向下看,最后向右看,依次循环转动眼球,每次转动10-15圈。通过眼球的转动,可锻炼眼部的眼外肌,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科学研究发现,眼球的规律性转动能使眼部各个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有助于缓解眼内肌肉的疲劳状态。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大部分人群,但对于患有严重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脱离等的人群不适合。在进行眼球转动时,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转动引起头晕等不适。老年人若有眼部退行性病变,转动时要缓慢,防止因眼球快速转动导致眼部组织损伤。
(二)眨眼按摩
1.操作方法:自然眨眼,然后用力眨眼,重复进行。正常的眨眼动作能使泪液均匀分布在眼球表面,保持眼球湿润,而用力眨眼则能加强眼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研究表明,规律的眨眼和用力眨眼可促进眼部的泪液分泌和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一般每分钟可进行10-15次眨眼动作,其中用力眨眼可适当增加频率。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几乎所有人群都可进行,儿童在进行时要引导其正确进行,避免过度用力眨眼导致眼部不适。对于有干眼症的人群,适当增加眨眼频率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严重干眼症患者需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且操作时要注意眼部卫生,防止感染。
三、整体头部放松配合眼部按摩
(一)头部按摩配合眼部
1.操作方法:先进行头部的太阳穴按摩,用双手拇指按压太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10圈,然后将双手手指从额头中央向两侧梳理头发,像梳头一样,从前往后梳理10-15次。头部的放松能缓解整体的紧张状态,进而间接缓解眼疲劳,因为头部肌肉的紧张可能会牵涉到眼部肌肉,通过头部按摩放松后,眼部肌肉也能随之放松。从人体的神经传导角度来看,头部的放松可调节相关神经对眼部肌肉的支配,使其处于放松状态。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人群适用,对于有严重头痛、头部外伤等情况的人群要谨慎。老年人头部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因头部骨质疏松等原因造成损伤。如果在头部按摩过程中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