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分类复杂,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等,肺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定亚型。肺癌可发生于肺部任何部位,肺腺癌多位于周边;病理组织学上两者有差异;临床症状方面肺癌常见症状多样,肺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不同;治疗上肺癌根据类型、分期等综合治疗,肺腺癌早期多手术,晚期有靶向等治疗;预后与类型、分期等相关,肺腺癌因靶向治疗等部分晚期患者生存期延长但仍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人群患病及预后有差异,需个体化诊疗。
一、定义与分类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分类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包含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
肺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特定亚型,是肺癌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起源于支气管黏液腺,可发生于周边肺组织,女性相对多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可能与环境因素、吸烟模式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
二、发病部位特点
肺癌:整体上可发生于肺部的任何部位,包括中央型(靠近肺门)和周围型(远离肺门)。
肺腺癌:多位于肺的周边部位,常为周围型肺癌,与吸烟的相关性相对鳞癌等稍低,更多见于不吸烟或轻度吸烟人群,这可能与肺腺癌的发病机制中涉及更多的基因改变和环境因素对周边肺组织的影响有关。
三、病理组织学表现
肺癌:不同类型的肺癌在病理组织学上有明显差异,例如小细胞肺癌细胞体积较小,呈燕麦状等形态,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较早发生转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癌癌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可出现角化珠等;大细胞癌癌细胞体积大,形态多样。
肺腺癌:在显微镜下,癌细胞呈腺管或乳头状结构,细胞可具有黏液分泌功能,癌细胞形态多样,可出现贴壁生长、腺泡状生长、乳头样生长、微乳头样生长和实体伴黏液分泌等不同的生长方式,根据其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分化程度不同预后有所差异。
四、临床症状表现
肺癌: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可为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咳痰等)、咯血(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胸痛(可表现为隐痛、钝痛等)、气短、发热等,当肿瘤发生转移时还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脑转移可出现头痛、呕吐、偏瘫等,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等。
肺腺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与肺癌类似的咳嗽、咯血、胸痛等症状,由于其多发生于周边肺组织,早期对气管、支气管的压迫刺激相对较少,所以早期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当肿瘤侵犯胸膜时可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等表现,若发生脑转移等远处转移也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
五、影像学表现
肺癌: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但对于一些小病灶可能显示不清;胸部CT检查是肺癌诊断、分期等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肺癌在CT上有不同表现,例如中央型肺癌可表现为支气管腔内或腔外肿块,伴有支气管阻塞征象等;周围型肺癌多表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影,边缘可呈毛刺状、分叶状等。
肺腺癌:在胸部CT上,周围型肺腺癌的结节或肿块影边缘毛刺征相对常见,部分腺癌可出现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等,随着病情发展,肿块可能增大,形态更加不规则,当发生转移时可出现相应转移灶的影像学表现,如脑转移可发现颅内结节等。
六、治疗方法差异
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根据肺癌的类型、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决定。小细胞肺癌通常以化疗为主,结合放疗等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可考虑手术切除,中晚期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
肺腺癌:对于早期肺腺癌,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等决定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对于晚期肺腺癌,若存在驱动基因变异(如EGFR突变、ALK融合等),可采用靶向治疗,疗效较好,若没有靶向治疗靶点,则主要以化疗、免疫治疗等为主,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腺癌的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对于适合的患者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七、预后情况
肺癌:总体预后与肺癌的类型、分期、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小细胞肺癌由于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转移,预后相对较差;非小细胞肺癌中,早期患者通过手术等治疗预后相对较好,晚期患者预后则较差。
肺腺癌: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和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尤其是靶向治疗的应用,部分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明显延长,预后相对一些晚期其他类型肺癌有一定优势,但具体预后仍与患者的个体情况、肿瘤的分子特征、分期等密切相关,例如有敏感靶向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可获得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而没有靶向治疗靶点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
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如吸烟史等)和病史的人群在肺癌和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影响。例如,老年人群体患肺癌和肺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无论是患肺癌还是肺腺癌的概率都显著增加;女性肺腺癌患者中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比例相对较高等。在面对肺癌和肺腺癌时,不同人群都需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