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狭窄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区别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在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不同人群特点等方面存在区别。病理生理上狭窄是瓣口开放受限,关闭不全是关闭异常;症状上狭窄有呼吸困难等,关闭不全肺淤血出现晚;超声等检查各有特征;治疗原则不同;儿童、老年、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各有特点需注意。
1.病理生理机制:
二尖瓣狭窄:主要是由于二尖瓣瓣叶及瓣下结构发生病变,导致二尖瓣开放受限,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常见病因包括风湿性心脏病等,风湿热导致瓣叶交界处粘连、融合,使瓣口面积减小。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炎症反复刺激使瓣叶纤维化、增厚、钙化,进而影响瓣膜的正常开放。
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是因为二尖瓣装置(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的结构异常或功能障碍,使得心室收缩时二尖瓣不能正常关闭,导致血液从左心室反流至左心房。病因有瓣叶病变(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瓣叶破损)、瓣环扩大(如老年人退行性变致瓣环扩大)、腱索或乳头肌功能异常(如急性心肌梗死致乳头肌缺血坏死)等。
2.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
二尖瓣狭窄: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随着病情进展,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等),这是因为左心房压力升高,肺淤血逐渐加重所致;还可出现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等,是由于支气管静脉破裂等原因;咳嗽也较为常见,平卧时加重,可能与肺淤血刺激支气管黏膜有关;严重狭窄时可出现声音嘶哑(左心房扩大压迫喉返神经)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关闭不全可长期无症状,严重反流时可出现乏力、心悸、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出现较晚,这是因为左心房可以通过扩大来适应暂时的反流,直到左心房失代偿才出现明显肺淤血表现;后期可出现右心衰竭的表现,如腹胀、水肿等。
体征方面:
二尖瓣狭窄: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局限,左侧卧位明显,可伴有舒张期震颤;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分裂;严重肺动脉高压时,可在肺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吹风样高调一贯型杂音,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传导;重度关闭不全时,第一心音减弱,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
3.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狭窄:可明确瓣口面积,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约4-6cm2,瓣口面积减小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主要依据,还可观察瓣叶的形态、活动度等,如瓣叶增厚、粘连等情况,同时能评估左心房、右心室的大小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能准确测定反流程度,可看到二尖瓣关闭时左心室血液反流回左心房的情况,还可评估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等结构的异常情况。
X线检查:
二尖瓣狭窄:可见左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心脏呈梨形(二尖瓣型心);肺淤血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KerleyB线等。
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心房轻度增大伴明显肺淤血甚至肺水肿征;慢性者左心房、左心室增大,晚期可有右心室增大等。
心电图:
二尖瓣狭窄:重度狭窄者可出现“二尖瓣型P波”,P波增宽且有切迹,提示左心房增大;还可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
二尖瓣关闭不全: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可有左心室肥厚劳损等表现;急性者可无特异性改变或仅有非特异性ST-T改变等。
4.治疗原则:
二尖瓣狭窄:
一般治疗:对于无症状的轻度狭窄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预防风湿热复发等;有风湿活动者需积极抗风湿治疗。
介入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适用于单纯二尖瓣狭窄,瓣叶活动好,无明显钙化等情况的患者,通过球囊扩张使狭窄的瓣口面积增大。
手术治疗:如二尖瓣置换术等,适用于瓣叶严重钙化、病变复杂等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一般治疗:同样需预防风湿热复发等,对于有心力衰竭的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等。
手术治疗: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当出现症状或左心室功能受损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二尖瓣修补术或置换术;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多需紧急手术治疗。
5.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人群:儿童患二尖瓣病变多与先天性心脏病等有关,先天性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儿童,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需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定期进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根据病情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如手术等,手术风险需充分评估,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老年人群:老年人二尖瓣病变多与退行性变、冠心病等有关,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脏器功能减退,如肾功能减退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各脏器功能,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老年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常合并冠心病等,治疗时需兼顾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药物使用上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女性人群: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二尖瓣病变患者的心脏负担可能加重,妊娠前需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根据病情决定妊娠的可行性,妊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如可能需要在妊娠期进行干预等,以保障母婴安全。
有基础病史人群:有风湿热病史的患者,发生二尖瓣病变的风险较高,需长期预防风湿热复发,规范使用抗风湿药物等;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合并二尖瓣病变时,治疗上需综合考虑冠心病和二尖瓣病变的治疗,如在考虑手术治疗时需评估冠心病对手术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