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视网膜病变

来源:民福康

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影响视网膜结构和功能致视力下降的疾病统称,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常见类型,不同类型发病机制各异,诊断方法有眼底检查、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治疗需针对病因并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方式,预防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眼部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定义

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在视网膜部位的疾病统称,视网膜是眼睛内部感受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重要组织,视网膜病变涵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症,可影响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等问题。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多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与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的血管,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模糊、眼前黑影等表现。长期的糖尿病会使视网膜血管通透性改变、新生血管形成等,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从而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在糖尿病患者中,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风险更高。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群,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常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是视网膜黄斑区的萎缩性改变,进展相对缓慢;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则是由于黄斑区新生血管形成,容易导致黄斑区出血、水肿,视力下降较为迅速且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女性相对男性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发病特点,但总体来说年龄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5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黄斑区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对于干性的可通过一些营养补充等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湿性的可通过抗新生血管药物等治疗手段来控制病情发展。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主要是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因可能与血管壁病变、血液高凝状态等有关。患者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等表现。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会增加发病风险。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一旦出现视力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为视网膜静脉阻塞。

三、发病机制

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各有差异。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例,高血糖环境下,多元醇途径激活、蛋白激酶C活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促使新生血管生长因子释放,诱发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改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遗传因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参与其中,遗传易感性使得个体对相关致病因素更敏感,氧化应激产生的自由基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等,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黄斑区的损伤,导致黄斑结构和功能异常。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血管内压力升高,血管壁受损,血液成分渗出等,引发视网膜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四、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是诊断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方法,包括直接眼底镜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等,可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血管情况、有无出血、渗出等病变。例如通过直接眼底镜检查能初步查看视网膜的大致情况,间接眼底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全面地观察眼底周边部位的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够提供视网膜断层的高分辨率图像,精确显示视网膜各层的结构,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的细微病变,如黄斑区的水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脱离等情况,对于诊断和评估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有重要价值。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染料,然后在不同时间拍摄眼底血管的荧光图像,可清晰显示视网膜血管的形态、渗漏情况等,对于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中血管的病变情况有重要意义,能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五、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对于由高血压、高血脂引起的视网膜病变,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水平。

根据病变类型选择治疗方式:

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可采用激光治疗,封闭无灌注区,减少新生血管形成的风险;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湿性类型可采用抗新生血管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干性类型目前主要是通过补充抗氧化剂等进行支持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如果有黄斑水肿等情况,可考虑玻璃体腔内注射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等。

六、预防措施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将相关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等,从而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定期眼部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有家族视网膜病变病史的人群等,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OCT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戒烟限酒;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这些都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几率。

了解疾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是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指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的视网膜血管损伤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确诊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血糖管理,将血糖控制好后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在血糖控制稳定基础上,可以通过激光治疗防止糖尿病患者失明。但如果已经是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则建议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切除混浊或血性玻璃体,使视网膜解剖复位,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治疗期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首先要应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其次,患者可以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能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改善眼底血管微循环。对于出现黄斑水肿的患者,可以在眼内注射抗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部分患者也
眼睛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1、建议病人药物治疗,其适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者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造成出血性疾病的治疗。2、建议病人进行激光治疗,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建议病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3、建议病人进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等药物治疗。4、建议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其适用于视网膜脱离、或者是黄斑裂孔
视网膜病变的形成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形成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因和诱发因素大致如下:第一、基本病因,比如视网膜动脉阻塞通常是由视网膜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导致;黄斑变性多与年龄因素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多是由血糖过高,破坏视网膜血管所引起等。第二、诱发因素,平时在生活中拥有不良嗜好,可导致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比如长期抽烟、喝酒等,尤其是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什么病?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多见疾病,属于眼底病的一种。正常是由于疲劳、感冒、焦虑、紧张、熬夜、休息不好、抽烟、酗酒等,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表现出屏障功能破坏,来自脉络膜的液体渗漏到视网膜下,造成视网膜水肿和层间分离,会表现出看东西变形、变小,视力下降,视野中央有暗区等表现。经过详细的眼底检查
视网膜病变能治好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视网膜病变可以治好,但是要分清楚是哪一类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经过药物,激光等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浆也可以完全治愈,可以口服羟苯磺酸钙、复方丹参滴丸、甲钴胺、血栓通等,这些药物都是可以有效治疗视网膜病变。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选用激光手术治疗,建议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治疗好?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为主。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体内的血糖水平。对于非增殖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以进行激光治疗,能够使新生血管萎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怎样分期?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6期,按发展顺序可分为轻度非增生期、中度非增生期、重度非增生期、增生早期、纤维增生期、增生晚期等,轻度非增生期患者多数表现为眼部出现微动脉瘤和细小的出血点;中度非增生期患者则可表现为黄白色硬性渗出和出血斑;重度非增生期者多表现出棉絮斑和出血斑;增生早期者则可表现出眼底新生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睛总是模糊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睛模糊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睛疲、屈光不正、眼部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眼睛疲劳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开车或在弱光环境下用眼过度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引起短暂的视力模糊。 2.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问题可能导致远处或近处的物体看起来模糊不清。 3.眼部疾病
什么时间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
鲁平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的并发症,都应积极预防,只有不发生,才不会出现不良的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发病5年之后要做眼科、肾脏、心脏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2型糖尿病人,从发病之日起,就要关注所有的并发症,因为2型糖尿病在缓慢的发病过程中,前期就可以引起视网膜病变和心脏病变。所以,在发现糖尿病后需要提早进行检查,以早期明确是否存在相应的并发症,患者可就诊于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去眼科就诊。首先患者可能因为不知情,去糖尿病内分泌专科就诊,医生通过观察血糖和全身情况后,如果看到照片显示视网膜病变比较严重,建议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明确眼底病变程度以及状况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血糖、保持血糖、血压、血脂稳定,出现其他问题,需要由相应专科进行处理。比如出现糖尿病足,建议患者选择糖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李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不一定可以治愈,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做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注药病人,视网膜可以完全血管化,所以可以治愈。对于伴有视网膜脱离病人,视功能会受到损伤,因此很难治愈,如果早期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积极治疗情况下可以避免出现视网膜脱离。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蔡丽娥 副主任医师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如下:一期、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二期、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三期、在上述病变基础上,机体出现眼底出血及棉絮状渗出物。四期、上述基础上并发视盘水肿现象。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机体的不适症状。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期及表现
齐玉波 副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分为四期。一期表现为眼底内有轻微血管;二期表现为眼底内血管出现动脉硬化以及狭窄;三期是指出现眼底出血,同时会出现棉絮状斑;四期是指在三期的基础上,同时合并视乳头水肿。所以患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治疗,同时也要严格控制好血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如何分期?
张燕妮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中医院 三甲
首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分为六期:第一期,可能是患者有微血管瘤,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第二期,可能是一般没有眼底的病变。第三期,患者了眼底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第四期,患者视网膜会脱落,失明。第五期,患者会出现视网膜前的出血。第六期,患者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的患者一般是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有部分患者是出现不同的视力下降。建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