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眼屈光不正
双眼屈光不正是指双眼平行光线经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物像的屈光状态异常情况。其类型有近视(平行光线聚焦视网膜前)、远视(聚焦视网膜后)、散光(不同子午线屈光力不同致不能形成焦点)。危害包括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立体视觉受损。检查诊断有视力、验光、眼部检查。矫正方法有佩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及手术矫正(准分子激光、ICL晶体植入)。预防需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定期眼部检查。
一、屈光不正的类型
1.近视
近视是指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近视高发情况,后代患近视的风险可能增加;环境因素也很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阅读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促使近视的发生发展。从年龄角度看,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近视高发阶段,这与他们的眼球发育特点以及用眼习惯等因素相关。
2.远视
远视是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儿童的眼球通常较小,眼轴较短,容易出现生理性远视,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生理性远视会逐渐降低。但如果远视度数过高则属于异常情况,可能影响视觉发育,尤其是在儿童期,高度远视若不及时矫正,可能导致弱视等问题。
3.散光
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散光可分为规则散光和不规则散光,规则散光多与角膜形态有关,比如角膜先天性形态不规则等;不规则散光则可能由角膜病变等引起。
二、双眼屈光不正的危害
1.视力下降
无论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双眼屈光不正都会导致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例如看远处物体模糊,影响交通出行安全等。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还会影响其在学校的学习效果,因为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等。
2.视觉疲劳
双眼屈光不正患者为了看清物体,往往需要动用更多的调节力,容易出现视觉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长时间的视觉疲劳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屈光不正的发展。例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学生,由于双眼屈光不正,更容易出现视觉疲劳。
3.立体视觉受损
对于一些复杂的双眼屈光不正情况,可能会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和维持。立体视觉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比如从事精细工作(如手术操作、绘画等)时,良好的立体视觉有助于精准操作。如果双眼屈光不正导致立体视觉受损,会对这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三、双眼屈光不正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
首先进行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可以初步了解双眼的视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例如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者距离视力表一定距离,读出视力表上的视标,从而得到视力数值。
2.验光检查
散瞳验光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尤其是对于儿童,因为儿童的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的影响,得到真实的屈光状态。验光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等方法,客观验光常用电脑验光仪等设备,主观验光则需要患者配合,通过试镜片来调整屈光度数,最终确定双眼的近视、远视、散光度数以及散光的轴位等。
3.眼部检查
还需要进行眼部的详细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观察角膜、晶状体等眼前节的情况,排除眼部的其他病变。例如检查角膜是否有浑浊、晶状体是否有混浊等,以明确双眼屈光不正是否由眼部其他疾病引起。
四、双眼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
1.佩戴眼镜
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根据验光结果配制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能够改善视力,缓解视觉疲劳。框架眼镜的材质、款式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眼部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儿童青少年,选择轻便、安全的框架眼镜比较重要,同时要定期复查,根据眼球发育情况及时更换合适度数的眼镜。
隐形眼镜:包括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等。隐形眼镜直接贴合角膜,矫正效果相对较好,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高度散光等。但佩戴隐形眼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和摘取,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对于儿童,由于其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佩戴隐形眼镜需要谨慎,并且在家长的严格监督下进行。
2.手术矫正
准分子激光手术:适用于年满18周岁以上,屈光度数稳定的患者。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从而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排除眼部的一些病变(如圆锥角膜、严重干眼症等)才能考虑手术。
ICL晶体植入术:对于一些不适合做激光手术的患者,如角膜较薄等情况,可以考虑ICL晶体植入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来矫正屈光不正。这种手术方式也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
五、双眼屈光不正的预防
1.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合理用眼时间: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用眼30-40分钟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者做眼保健操等。例如学生在课间要离开座位,到教室外活动,放松眼睛。
保持正确用眼姿势:读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身体坐正,背部挺直等。
2.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研究表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风险。例如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能够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从而延缓眼轴的增长,起到预防屈光不正的作用。
3.定期眼部检查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验光等,以便早期发现屈光不正等问题并及时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