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有特定症状表现特点,疼痛部位多样、性质有特定表现;诱发因素包括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饱食等;发作有持续时间、频率、缓解方式等特点;伴随全身、呼吸、胃肠道等症状;辅助检查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这些可辅助判断心绞痛情况。
一、症状表现特点
1.疼痛部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左肩部、左臂内侧,甚至可达无名指和小指,部分患者疼痛部位不典型,可能在上腹部、颈部、下颌等部位,需注意与其他疾病疼痛部位鉴别。对于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受限,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非典型表现,需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女性患者心绞痛疼痛表现有时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但本质是心肌缺血相关的疼痛放射。
2.疼痛性质:常为压榨性、闷痛、紧缩感,也可伴有烧灼感,一般不是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疼痛程度个体差异较大,轻度心绞痛可能仅感胸闷不适,重度者疼痛较为剧烈。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需仔细观察其身体反应及伴随症状。
二、诱发因素
1.体力活动:在进行剧烈运动、爬坡、快速上楼等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能满足心肌需氧时,可诱发心绞痛。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突然进行体力活动更易诱发心绞痛;肥胖人群由于体重较大,体力活动时心肌耗氧更多,发生心绞痛的风险相对较高。
2.情绪激动:愤怒、焦虑、过度兴奋等情绪激动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绞痛。性格急躁、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情绪激动时更易触发心绞痛;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情绪波动相对较大,也可能增加心绞痛诱发风险。
3.寒冷刺激: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心肌需氧量增加,同时冠状动脉可能痉挛,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冬季气温较低时,心绞痛发作风险相对升高;老年人对寒冷刺激的耐受性较差,更应注意保暖预防心绞痛发作。
4.饱食:进食大量食物后,胃肠道需要更多血液进行消化,导致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同时饱食后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也可能影响心肌供血,诱发心绞痛。有暴饮暴食习惯的人群,尤其是进食高脂、高糖食物后,更容易诱发心绞痛;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饱食后更易出现心肌缺血相关症状。
三、发作特点
1.发作持续时间:一般持续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如果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老年人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有时可能相对较长,但也应及时就医评估;儿童由于心肌功能与成人不同,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一般较短,但仍需密切观察。
2.发作频率:可偶尔发作,也可频繁发作,频繁发作提示病情相对不稳定。既往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若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发作诱因较前减轻时也能诱发,提示病情可能进展,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女性患者在围绝经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心绞痛发作频率可能会有波动。
3.缓解方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多在几分钟内缓解。停止诱发活动后,心肌耗氧量降低,缺血情况改善,疼痛逐渐缓解;含服硝酸甘油后,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从而缓解疼痛。糖尿病患者使用硝酸甘油时需注意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反应;老年人使用硝酸甘油时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四、伴随症状
1.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出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出汗是由于疼痛刺激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增加;乏力是因为心肌缺血影响了身体的能量供应。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全身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儿童患者出现全身症状时,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是否为心绞痛相关。
2.呼吸系统症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可表现为活动后气短,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的呼吸困难可能被掩盖或加重,需仔细鉴别;女性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的呼吸困难表现可能与普通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有所不同,需注意区分。
3.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尤其是疼痛放射至上腹部时,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疾病。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产生的乳酸等物质刺激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老年人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较弱,心绞痛发作时的胃肠道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时,胃肠道症状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综合评估。
五、辅助检查辅助判断
1.心电图检查:发作时可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心肌缺血改变,发作缓解后部分患者心电图可恢复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记录到发作时的心电图变化,提高心绞痛的检出率。儿童进行心电图检查时需配合良好,老年人由于可能存在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心电图表现可能更复杂;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心电图可能出现生理性改变,需注意鉴别。
2.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让患者运动增加心肌耗氧量,观察心电图变化,若出现缺血性ST-T改变则提示可能存在心绞痛。对于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的患者,可采用药物负荷试验。肥胖人群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需谨慎评估运动强度;老年人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现意外。
3.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绞痛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对于考虑冠心病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糖尿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注意围术期的血糖控制等问题;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一般不受明显影响,但需告知医生自身生理周期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