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扩张性心肌炎

来源:民福康

扩张性心肌炎是原因未明的心肌疾病,有感染、遗传等病因,病理见心脏球形扩大、心肌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有心力衰竭等,诊断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包括一般、药物等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包括儿童、老年、女性患者的不同情况。

一、定义

扩张性心肌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心肌疾病。主要特征为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及猝死等。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是较为重要的病因,如柯萨奇B组病毒、艾柯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病毒可直接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也可通过免疫反应介导心肌损害。例如,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后,病毒在心肌细胞内复制,引起心肌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进而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立克次体、原虫等感染也可能与扩张性心肌炎的发病有关,但相对病毒感染来说,其致病作用的证据相对较少。

2.非感染因素

遗传因素:约20%-35%的扩张性心肌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一些基因突变可导致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患扩张性心肌炎的风险。例如,肌节蛋白基因突变等,可使心肌细胞的收缩蛋白功能异常,影响心肌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炎。

中毒:某些药物如阿霉素等化疗药物,可对心肌产生毒性作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引发扩张性心肌炎。另外,酒精中毒也是一个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细胞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最终发展为扩张性心肌炎。

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以及维生素B1缺乏等代谢紊乱情况,都可能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增加扩张性心肌炎的发生风险。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变性,长期可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发扩张性心肌炎相关表现。

三、病理改变

1.心脏形态

心脏通常呈球形扩大,左右心室均受累,以左心室扩大更为常见。心脏重量增加,可达正常心脏的1-2倍。

2.心肌组织学

心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肥大、萎缩,胞质内可见空泡变性等改变。间质中胶原纤维增生,尤其是在心肌细胞坏死区域周围,胶原纤维增多,导致心肌的弹性和收缩功能下降。

四、临床表现

1.心力衰竭

是扩张性心肌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早期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还可伴有乏力、疲倦、水肿等症状,水肿可表现为下肢水肿、腹腔积液等。例如,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等表现;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出现肝大、颈静脉怒张等。

2.心律失常

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患者可出现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的病变导致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

3.血栓栓塞

由于心脏扩大、心室壁运动异常,血液在心脏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液循环栓塞到相应的血管,如脑动脉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等,肺动脉栓塞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等。

4.猝死

部分患者可发生猝死,尤其是有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可在没有明显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心脏骤停。

五、诊断

1.临床表现

出现上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相关表现,尤其是有心脏扩大但无其他明确病因可解释时,应考虑扩张性心肌炎的可能。

2.辅助检查

心电图:可出现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病理性Q波等异常。例如,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非特异性改变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出现与心肌梗死相似的病理性Q波,但与心肌梗死不同的是,其Q波通常为非透壁性的。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扩张性心肌炎的重要检查方法。可发现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通常小于50%),心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等表现。例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大,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一般小于55mm,而扩张性心肌炎患者可明显超过该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诊断扩张性心肌炎有较高的价值。可显示心肌的水肿、纤维化等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CMR可以发现心肌的延迟强化区域,提示心肌纤维化的存在。

心肌活检:是诊断扩张性心肌炎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有创性,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考虑进行。心肌活检可见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六、治疗与管理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脏的负担。尤其是在心力衰竭发作期,需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

饮食: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减轻水肿和心脏的负担。同时,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

2.药物治疗

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可减轻水肿,缓解心力衰竭症状。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等,可改善心室重构,延长患者生存期。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同时减少心肌细胞的增生和纤维化。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可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率。但需要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逐渐增加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避免引起心力衰竭加重。

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相应的药物,如室性早搏可选用美西律等,心房颤动可选用胺碘酮等,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对于符合指征的患者,CRT可改善心脏的收缩不同步,提高心功能;ICD可预防猝死的发生。例如,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严重降低(小于35%)且心脏不同步的患者,CRT可能有效;对于有发生猝死高危风险的患者,ICD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4.心脏移植

对于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炎患者,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短缺、移植相关并发症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患扩张性心肌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心功能等指标。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儿童的体重、年龄等进行精确计算,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心脏有特殊毒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因为儿童在患病期间可能会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康复。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扩张性心肌炎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ACEI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因为老年患者肾功能可能减退。同时,老年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药物剂量的调整需要更加谨慎,要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咳嗽等。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妊娠期或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扩张性心肌炎的病情。在妊娠期,需要权衡药物治疗对胎儿的影响,部分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会加重心肌的病变,需要加强病情监测和综合管理。

了解疾病
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组织出现炎症,可影响心脏的收缩、舒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炎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造成心肌炎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病因造成的心肌炎采取治疗措施也不同。如果病人是由于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炎,病人在疾病早期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同时也需要遵医嘱口服营养心肌细胞的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还伴随严重心律失常的症状,还需口服抗心律失常的药物缓解。如果病人心肌炎症状持续性加重,一定要及早住院治疗。对于并发急
心肌炎心电图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炎心电图表现包括以下几种:1,传导阻滞,心肌炎的病人常常会表现出2度或者3度的房室传导阻滞,有的也会表现出心室内的阻滞。3,ST段下移,T波低平或者T波倒置。这种ST—T改变的心电图是心肌炎最多见的改变。3,QRS波群低电压,或者表现出异常的q波。4,QT间期延长。5,频发的室性早搏或者房性早搏
病毒性心肌炎很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有的很轻微,也有的非常严重。轻症的心肌炎临床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甚至有时都不知道之前得过心肌炎。而重症暴发型心肌炎,可以直接发作急性左心衰或者心源性休克,死亡率相对还是比较高的。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病因就是因为普通的感冒以后导致的心肌炎。
怎么判断感冒后心肌炎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感冒后心肌炎的判断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心肌炎病人一般在发病前一周左右表现出感冒症状,可有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表现,病人感冒后表现出乏力、多汗、心慌、气短、心前区闷痛等表现,应作心肌酶谱、心电图、x线等检查。如发生心肌炎,可应用抗病毒药物及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心肌炎可以过性生活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正常对于一些心肌炎的病人来说,是不提倡做过于剧烈的运动的,因为心肌炎病人最主要出现来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而且常常伴有着气短乏力等表现,在心肌炎病人过性生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对心肌炎病人导致一定的病情加重的影响,因此不提倡心肌炎病人过性生活,但也不必太过担心心肌炎疾病是可以被完全治愈的,在治愈之后一
病毒性心肌炎是不是严重的问题?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是病毒性的话一般治疗是比较困难的,这对身体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如果不去治疗或者干预,有些的病人可能会有症状消失的情况,但也有在两年到三年会有发生心脏早搏,心肌瘢痕的后遗症。这类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处理,就会有顽固性的心律失常症状发生,对心脏有一定的伤害会造成各种心脏上的疾病。
慢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如果慢性心肌炎患者经过检查仍然有病毒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果经过检查已经没有病毒感染,则可以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治疗,如辅酶Q10、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等;也可以视情况合并使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另外,如果患者出现心衰,可以使用利尿与强心的药物治疗,如螺内酯和地高辛等。治疗期间应该注
心肌炎对怀孕有影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炎对怀孕可能有影响。轻症心肌炎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是暴发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发展快,可以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可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猝死。心肌炎一旦确诊就应该尽快治疗,女性的身体状况并不适合怀孕,如果没有治愈就怀孕,可能会影响胎儿,引起早产或者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心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心肌炎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患者可以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理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心肌炎。心肌炎患者首先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等病史,在受到病毒感染后的三周后,患者会出现四肢乏力、心悸、胸闷、气短、头晕、胸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以及下肢水肿等症状。其次,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会发现心律失常、心电图ST
病毒性心肌炎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病人发生心肌炎,也可散在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同。根据典型的前驱感染病史;相应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显示的心肌损伤证据考虑该诊断,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现阶段无
什么是心肌炎
孟伟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肌炎是心脏肌肉细胞发生炎症反应,而造成的心肌损害。心肌炎症原因比较多,最常见是病毒感染。例如,有很多患者在感冒以后,呼吸道病毒会累及到心脏,侵犯心脏肌肉,引起心肌损害。当然,除了病毒性因素以外,还有风湿性、风湿热等因素存在,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常常也会引起心肌损害。另外,患者服用药物,如化疗药或是接触了化学制品、物理毒害因素、射线、放射
检查心肌炎的手段有哪些
孟伟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有心脏不舒服症状,怀疑得了心肌炎,首先要做心电图。心电图上一般会有非特异性ST段改变或者是S段压低、T波的低平、倒置,也可能表现为S段的抬高。其次,还要做心肌酶或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检测。因为心肌发生炎症会引起心肌细胞里面酶血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抽血检测,如果发现血液中酶血或者是标志物异常增高,说明心肌细胞发生了破坏。此外,也要做病
慢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何兵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心肌炎是指心肌炎病史达到半年以上,心肌酶反复升高,主要与病毒感染、物理以及化学因素有关。对于慢性心肌炎,患者一定要明确有没有抵抗力下降以及遗传方面的问题。确诊为慢性心肌炎之后,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免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心肌炎吃什么食物调理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和普通炎症感染饮食没有区别,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比如虾。避免少吃高脂、高糖分饮食,还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粗纤维食物,保持肠道通畅。心肌炎是一种炎症,病情较轻心肌炎患者中没有特别食疗的食物,只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即可。
心肌炎能根治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能否根治取决于病变广泛程度与部位,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但是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或猝死,多数患者在发病前一到三周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和肌肉酸痛或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病毒感染期以后会
心肌炎的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炎是心肌炎症性疾病,最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没有特异性治疗,应该以针对左心功能不全的支持治疗为主,患者应避免劳累适当休息,出现心力衰竭时酌情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出现快速心律失常者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高度房室传导组织或窦房结功能损害出现晕厥或者明显低血压时,可以考虑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糖皮质激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