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青光眼是由明确病因引发,常见病因包括眼部炎症、外伤、肿瘤及全身疾病等,临床表现有眼压升高相关及眼部体征改变等,诊断需采集病史并进行眼部检查,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发病及降眼压,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继发性青光眼的定义
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其他眼部疾病或全身疾病等明确的病因所引起的青光眼。它是一类有明确原发病因的青光眼类型,与原发性青光眼不同,后者病因尚不明确。例如,眼部的炎症、外伤、出血、肿瘤等多种情况都可能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二、常见的引发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机制
1.眼部炎症相关
葡萄膜炎:当发生葡萄膜炎时,炎症细胞、渗出物等可阻塞房角,影响房水的正常流出。葡萄膜炎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等。前葡萄膜炎时,炎症反应可导致虹膜与晶状体前表面粘连(虹膜后粘连),进而引起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的葡萄膜炎患者会并发继发性青光眼,具体比例因不同类型葡萄膜炎有所差异,例如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中,并发青光眼的风险相对较高。
角膜炎:严重的角膜炎可能导致房角结构改变。角膜炎引起的炎症渗出等可能波及房角,影响房水的引流通道。比如细菌性角膜炎,炎症若未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因子扩散到房角区域,会干扰房水的正常循环,使眼压升高,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2.眼部外伤相关
眼球顿挫伤:眼部受到顿挫伤后,可能会引起前房出血、晶状体脱位等情况。前房出血时,血液可能阻塞房角,或者红细胞分解产物等会影响房水的流出。晶状体脱位可导致晶状体位置异常,与虹膜等结构接触,阻塞房角,从而使眼压升高。有研究统计,眼球顿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概率约在一定范围,例如轻度顿挫伤可能有较低概率,而严重顿挫伤时概率相对较高。
眼球穿通伤:眼球穿通伤会破坏眼内的正常结构,导致房水流出通道受损。例如穿通伤累及房角,会直接损伤房角的小梁网等结构,使房水排出阻力增加,进而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3.眼部肿瘤相关
眼内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内肿瘤,肿瘤组织可占据眼内空间,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肿瘤细胞可能侵犯房角,或者肿瘤导致眼内压力改变,引起房水流出障碍,最终导致眼压升高,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4.全身疾病相关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风险增加。糖尿病可引起眼部的微血管病变,影响房水的生成和排出。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眼内的一些病理改变,间接影响房角的功能,使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青光眼的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其中部分为继发性青光眼。
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血管疾病可能通过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间接导致继发性青光眼。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可能影响眼部血管的灌注,进而影响房水的代谢等过程。但具体的机制还与眼部血管的自身调节等多种因素相关。
三、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1.眼压升高相关表现
患者可出现眼胀、眼痛等症状。眼压升高较明显时,眼胀感会比较强烈,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头痛,疼痛可放射至眼眶周围、颞部等部位。例如,急性眼压升高时,患者眼痛可能较为剧烈,类似偏头痛的表现,但眼部有明显的体征。
视力下降也是常见表现。随着眼压升高,视神经受到压迫,会影响视觉传导,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如果是急性眼压升高,视力下降可能较为迅速,短期内可从较好的视力降至较差的水平,如从1.0左右降至0.1甚至更低。
2.眼部体征相关
前房情况改变:根据不同的病因,前房可能出现炎症渗出、出血等情况。如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前房可能有炎症细胞,呈浮游状;前房出血时,可见前房内有血液成分,严重时可呈血性房水。
房角改变:通过房角镜检查可发现房角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或病变。例如,虹膜后粘连导致房角关闭,或者房角有外伤后的损伤痕迹等。
四、继发性青光眼的诊断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眼部病史,包括是否有眼部炎症、外伤、肿瘤等病史;同时询问全身病史,如是否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曾患过葡萄膜炎,发病的时间、治疗情况等;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史及控制情况等。
2.眼部检查
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多升高,但不同病因引起的眼压升高程度可能不同。例如,急性前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时,眼压可能中度升高;而一些慢性的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可能呈缓慢升高的趋势。
房角检查:通过房角镜检查明确房角的情况,判断房角是开放还是关闭,以及房角病变的程度。这对于明确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和类型非常重要。例如,能发现是否存在房角阻塞、房角结构是否有损伤等。
眼底检查:观察视神经的情况,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可能出现视神经凹陷加深、视神经纤维层缺损等改变。通过眼底镜或眼底照相检查可以发现这些视神经的异常改变,并且可以动态观察视神经的变化情况,评估病情的进展。
五、继发性青光眼的治疗原则
1.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如果是由眼部炎症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首先要积极治疗眼部炎症。例如,对于葡萄膜炎,根据不同的类型采用相应的抗炎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当炎症得到控制后,部分患者的眼压可能恢复正常;如果眼压仍高,再考虑针对青光眼的进一步治疗。
对于眼部外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需要根据外伤的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前房出血,要采取措施促进血液吸收,如使用止血药物等;如果是晶状体脱位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恢复眼内结构的正常,从而降低眼压。
对于眼部肿瘤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要针对肿瘤进行治疗,如手术切除肿瘤、放疗等。当肿瘤得到控制后,眼压可能会有所改善。
对于全身疾病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要积极控制全身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糖尿病对眼部的进一步损害;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稳定血压水平,减少对眼部血管的影响。
2.降低眼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降眼压药物,如拟胆碱能药物(毛果芸香碱)可缩瞳,开放房角,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可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可抑制房水生成等。但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毛果芸香碱可能引起近视加重等不良反应;噻吗洛尔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房角切开术、小梁切除术等。例如,小梁切除术是通过建立新的房水流出通道来降低眼压,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感染、滤过泡相关并发症等。对于不同病因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手术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例如,由葡萄膜炎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要在炎症控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继发性青光眼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重视。儿童的眼部结构和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在使用降眼压药物时,要选择对儿童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手术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眼部发育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更加精准,以避免对儿童未来眼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让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的眼部情况,如视力、眼球外观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全身疾病,在治疗继发性青光眼时需要充分考虑全身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对心血管系统、血糖等有较大影响的药物。在手术治疗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同时,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术后眼部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变化,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感染、出血等。
3.女性患者
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对眼部的生理状态产生一定影响。在治疗继发性青光眼时,要考虑激素变化对病情的影响。例如,在生理期眼压可能有一定波动,需要密切监测眼压变化。同时,女性患者在用药和手术治疗时,要考虑到自身的生理特点,如妊娠、哺乳期等特殊阶段的用药禁忌等。在妊娠期间,如果患有继发性青光眼,药物治疗需要谨慎选择,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