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能会造成供血不足。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出现异常。当发生心律失常时,心脏的正常节律被打乱,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受到影响。比如,快速型心律失常,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会使心脏跳动过快,导致心脏舒张期缩短,心室充盈不足,进而使心脏射血量减少,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而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会使心脏跳动过慢,心脏输出量降低,同样会造成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引发晕厥甚至猝死。
因此,一旦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以预防供血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