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的症状
月经失调包括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异常。月经周期异常有过长(超35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过短(短于21天,如黄体功能不足、甲亢);月经量异常有过多(超80ml,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过少(少于20ml,如卵巢功能减退、宫腔粘连);经期异常有延长(超7天,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症)和缩短(短于3天,如卵巢早衰)。
月经周期过长: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若周期超过35天则为月经周期过长。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月经稀发,周期可延长至数月。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卵泡发育异常,进而引起月经周期延长。
月经周期过短:月经周期短于21天属于月经周期过短。可能与黄体功能不足相关,黄体功能不足会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从而导致月经周期提前。例如,一些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女性,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影响内分泌平衡,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的情况。
月经量异常
月经量过多: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则为月经量过多。可能由子宫肌瘤引起,子宫肌瘤会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且影响子宫收缩,导致月经量增多。临床研究发现,约25%~35%的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月经量过多的症状。另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导致月经量过多,异位的子宫内膜会影响子宫的正常功能,导致月经异常。
月经量过少:月经量少于20ml为月经量过少。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有关,如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女性,卵泡发育不良,雌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足,从而出现月经量少的情况。还有宫腔粘连也会引起月经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引发宫腔粘连,使月经量减少。
月经经期异常
经期延长:正常经期为3~7天,经期超过7天则为经期延长。常见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子宫内膜息肉会影响子宫收缩和内膜修复,导致经期延长。另外,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能引起经期延长,由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脱落不全,导致经期延长。
经期缩短:经期短于3天为经期缩短。可能与卵巢早衰有关,卵巢早衰患者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急剧减少,子宫内膜增生不足,导致经期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