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调整生活方式,如夜间反流严重者抬高床头、肥胖者控体重,以及注意饮食;药物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强用于重症,H受体拮抗剂作用较弱用于轻中度;手术治疗可选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适用于内科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者,手术有风险需评估患者状况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体位:对于夜间反流严重的患者,可将床头抬高15-20cm,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尤其适用于有夜间反流相关症状影响睡眠的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因睡眠中反流刺激咽喉等部位导致不适,通过抬高床头可改善。肥胖人群也应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压,促进反流发生,所以肥胖的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
饮食:避免进食过饱,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减少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可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摄入。比如高脂肪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增加反流风险,有高脂饮食习惯的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食物。
二、药物治疗
1.质子泵抑制剂(PPI)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药物之一,能有效缓解烧心、反流等症状,促进食管黏膜愈合。常用的有奥美拉唑等,其抑酸作用强且持久,可用于大多数返流性食管炎患者,包括不同年龄层,如成年患者经临床评估后可使用,但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
适用情况:适用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对于有明显烧心、反流且内镜下有食管炎表现的患者效果较好。
2.H受体拮抗剂(HRA)
作用机制:选择性竞争结合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PPI弱。常用药物如雷尼替丁等,适用于轻至中度返流性食管炎患者,对于症状较轻、发作频率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老年人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其肝肾功能可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三、手术治疗
1.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适用人群: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如食管狭窄等)的患者。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成年患者可考虑该手术,但儿童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后再决定。手术通过折叠胃底来增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少反流,但手术有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