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
小儿高热惊厥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其他相关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中耳炎等,其他相关因素有年龄(6个月-5岁为高发年龄段)和遗传易感性(家族有高热惊厥病史会增加发病风险)。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婴幼儿期尤其明显,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引起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当病毒感染导致体温急剧升高时,小儿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容易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在小儿因感染导致发热的病例中,相当比例的高热惊厥由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细菌感染性疾病
肺炎:肺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后,病原体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释放毒素等物质,导致机体发热。当体温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时,小儿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得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惊厥。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由肺炎引起的发热导致小儿高热惊厥的情况并不少见,肺炎相关的细菌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的重要病因。
急性中耳炎:小儿咽鼓管短、宽且直,细菌容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细菌感染后炎症刺激导致中耳局部炎症反应,同时引起全身发热。当体温升高较快时,小儿也易出现高热惊厥。临床观察发现,急性中耳炎导致的发热是小儿高热惊厥的常见感染性病因之一。
小儿高热惊厥的其他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
小儿高热惊厥好发于6个月~5岁的儿童,这与该年龄段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有关。6个月以内的婴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但此阶段发热多由严重感染等引起,不过相对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低;而5岁以上儿童神经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大脑皮质对皮质下中枢的抑制作用增强,高热惊厥发生率相对降低。所以年龄是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6个月~5岁是高发年龄段。
遗传易感性
部分小儿存在遗传易感性因素,若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小儿发生高热惊厥的风险相对增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影响小儿神经元的兴奋性和稳定性等,使得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小儿在发热时更容易出现神经元异常放电,从而引发高热惊厥。但遗传易感性并非绝对发病因素,只是增加了发病的可能性,环境中的感染等因素是触发高热惊厥的重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