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与水痘的区别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皮疹发于手、足、口腔等部位,部分伴发热等,通过密切接触和飞沫传播,病程1-2周;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皮疹呈向心性分布,多有高热等,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病程2-3周;儿童是高发人群,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特殊注意。
临床表现方面
皮疹特点:
手足口病的皮疹多发生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初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手足口部位的皮疹分布有其特定规律,且一般不痒不痛。
水痘的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逐渐蔓延至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先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呈椭圆形,疱疹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伴有明显瘙痒。
全身症状:
手足口病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部分重症患儿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水痘患儿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发热1-2天后出疹,出疹时发热可能持续或减退,全身症状相对手足口病可能更明显,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
传播途径方面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
病程方面
手足口病的病程一般为1-2周,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能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水痘的病程一般为2-3周,水痘皮疹一般在出疹后1-2周结痂脱落,结痂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但如果搔抓继发感染则可能留有瘢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是手足口病和水痘的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需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皮疹变化等情况。对于水痘患儿,儿童搔抓皮疹易导致继发感染,需注意修剪儿童指甲,保持皮肤清洁。
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孕妇如果接触了水痘患者,需及时就医评估;手足口病一般对孕妇影响相对较小,但孕妇如果感染手足口病也需注意休息、对症处理等。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手足口病或水痘后病情可能较重,病程较长,需更加重视预防和及时就医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