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最佳康复方法
跟腱断裂康复分早期(术后1-6周)、中期(术后6-12周)、后期(术后12周以后)阶段,早期制动抬高患肢、被动活动;中期逐步增活动度、平衡本体感觉训练;后期加强力量训练、恢复正常活动,整个过程定期复查、患者积极配合以达最佳康复效果。
一、早期康复(术后1-6周)
制动与抬高患肢:术后通常需要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于跖屈位,一般固定3-6周,在此期间要注意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这对于所有患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都很重要,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和加速组织修复。
被动活动:在固定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被动屈伸活动,以及足部的小范围被动活动,如足趾的屈伸等,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僵硬,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更要注意保持关节活动度,避免因血液循环问题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加重。
二、中期康复(术后6-12周)
逐步增加活动度:拆除外固定后,开始逐步进行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从较小的活动范围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度。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踝关节屈伸的渐进性抗阻训练,但要注意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阻力大小,对于年轻、身体素质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阻力,而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要循序渐进。
平衡与本体感觉训练:开始进行平衡和本体感觉训练,如在平衡垫上进行单腿站立等训练,帮助恢复跟腱周围肌肉的协调能力和本体感觉,这对于防止再次受伤很关键,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需要逐步建立良好的平衡和本体感觉,以适应日常活动。
三、后期康复(术后12周以后)
力量训练:加强跟腱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小腿三头肌等的力量练习,可以进行踮脚尖等动作的训练,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例如可以从每天3组,每组10-15次开始,逐步增加到每天5组,每组20次左右。对于有慢性病史的患者,要注意力量训练的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导致跟腱再次受损。
恢复正常活动:在力量和活动度基本恢复后,开始逐步恢复正常活动,包括行走、慢跑等,但要注意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和强度,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恢复正常活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计划,女性患者可能在力量恢复上相对男性稍慢,需要更多耐心进行康复训练。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都需要定期复查,根据跟腱愈合情况和患者的恢复状况调整康复方案。同时,患者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治疗,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