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时怎么办
肺结核大咯血时需立即采取向患侧卧位防止血液流入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血液,严重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止血,注意副作用;积极抗结核治疗,考虑年龄因素;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关注不同年龄段正常范围;根据情况输血支持,注意血型匹配等问题。
一、立即采取体位引流
1.向患侧卧位:肺结核大咯血时,应立即让患者采取向患侧卧位,这样可以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组织,避免健侧肺发生窒息等严重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需要迅速调整体位至患侧卧位,例如儿童患者,也要尽快将其身体摆向患侧,减少血液对未出血侧肺部的影响。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清除口腔内血液: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血液,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至关重要。可以用手指缠上纱布等将口腔内的血块等血液异物清除,防止血液堵塞气道。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等。
2.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道阻塞情况难以缓解,对于成年患者以及年龄较大能够耐受的儿童患者等,可能需要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确保气道通畅。但操作需由专业医护人员迅速进行。
三、药物止血治疗
1.使用止血药物:可选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但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如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垂体后叶素能够收缩血管,减少肺内血流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但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等情况。
四、积极治疗原发病
1.抗结核治疗:针对肺结核本身进行抗结核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使用抗结核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肝损害等,并且要遵循抗结核治疗的规范疗程等要求,根据患者的病史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结核治疗方案。
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1.监测指标: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正常生命体征范围不同,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例如儿童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等与成人不同,需按照儿童的正常范围标准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如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六、输血等支持治疗
1.根据情况输血:如果患者因大咯血出现贫血等情况,根据血红蛋白等指标情况考虑输血治疗。对于贫血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输血可以纠正贫血状态,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但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血型匹配等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