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涨奶可通过多方面缓解,调整饮食要减少液体摄入、避免高汤高油食物;局部护理可冷敷(初期)、后期适当热敷;穿戴合适内衣;适当按摩;若情况严重及时就医,特殊人群哺乳期妈妈要特别注意自身健康状况。
一、调整饮食
1.减少液体摄入:断奶期间应适当减少汤类、牛奶等液体的摄入,避免乳汁分泌进一步增多。因为乳汁的生成与摄入的液体量密切相关,减少液体摄入能从源头减少乳汁的产生量,缓解涨奶情况。例如,原本每天喝800-1000毫升牛奶的宝宝,断奶期间可将牛奶量逐步减少至300-400毫升。
2.避免高汤高油食物:像猪蹄汤、鸡汤等高汤高油食物会促进乳汁分泌,在断奶涨奶时应避免食用。这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易促使乳腺分泌更多乳汁,加重涨奶程度。
二、局部护理
1.冷敷:可以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乳汁的分泌,缓解乳房的肿胀和疼痛。但要注意冰袋或冷毛巾应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对于月龄较小的宝宝,家长操作时要更加轻柔,确保宝宝舒适。
2.热敷:在涨奶初期不建议热敷,而在涨奶后期,乳房肿胀情况相对稳定时,可适当热敷。热敷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分钟左右。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乳腺管通畅,缓解涨奶不适。不过,若乳房有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则不宜热敷。
三、穿戴合适内衣
选择宽松、舒适、支撑性好的内衣,避免过紧的内衣压迫乳房,影响血液循环,加重涨奶。合适的内衣可以给乳房提供一定的支撑,减少乳房的晃动,缓解胀痛感。对于哺乳期宝宝,家长要根据宝宝的乳房大小选择合适尺码的内衣,避免内衣过小对乳房造成压迫。
四、适当按摩
轻轻按摩乳房,从乳房外侧向乳头方向按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按摩可以帮助疏通乳腺管,促进乳汁的排出,缓解涨奶。按摩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宝宝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按摩。不过,按摩应在乳房无明显炎症等情况下进行,若乳房有异常情况则需谨慎操作或避免按摩。
五、医学干预(若情况严重)
如果涨奶情况非常严重,乳房出现明显红肿、疼痛加剧或伴有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有乳腺炎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比如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但不会涉及具体的药物服用指导。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哺乳期妈妈,要特别注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涨奶相关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正确措施,保障自身健康,因为妈妈的健康也关系到宝宝的喂养等后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