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的症状
腰扭伤常见症状有受伤当时腰部剧烈疼痛且可呈持续性、活动时加剧,腰部活动明显受限,受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肌肉出现痉挛紧张,部分患者数小时内有淤血肿胀,且不同人群表现因个体差异等略有不同。
疼痛:受伤当时可出现腰部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患者往往难以忍受,疼痛可呈持续性,也可在活动腰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部分患者疼痛可稍有缓解,但一般不能完全消除。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总体表现为腰部明显的疼痛不适。例如,年轻男性从事体力劳动时发生腰扭伤,可能立即感到腰部如被重物击打般的剧痛;而老年女性因骨质疏松等因素,腰扭伤后疼痛可能相对更为敏感。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不能自如地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弯腰捡东西,发生腰扭伤后则难以完成弯腰动作,转身等腰部转动动作也会因疼痛和肌肉痉挛而受到阻碍。这是由于腰部肌肉损伤后,为了避免疼痛进一步加重,肌肉会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从而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腰扭伤后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在程度和具体活动受限类型上有一定差异,长期伏案工作者可能更易出现侧弯等活动受限情况,而体力劳动者可能前屈后伸受限更明显。
局部压痛:在受伤的腰部肌肉、筋膜等部位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的位置通常与受伤的软组织部位相对应。通过按压这些压痛点,患者会感到明显疼痛加剧,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腰扭伤的具体损伤部位。例如,若损伤是腰部棘上韧带,那么在相应棘突表面可找到明显压痛点。对于有既往腰部病史的患者,腰扭伤后局部压痛可能会更明显或压痛部位有所不同,需要结合病史进行综合判断。
肌肉痉挛:受伤部位的肌肉会出现痉挛紧张,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肌肉呈条索状或块状硬结。肌肉痉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试图限制腰部活动以减少进一步损伤,但也会加重疼痛和腰部不适感。儿童发生腰扭伤时,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肌肉痉挛表现可能相对不太典型,但仍可出现局部肌肉紧张情况;而对于有基础腰部肌肉劳损的患者,腰扭伤后肌肉痉挛可能更容易发生且程度可能较重。
淤血肿胀:部分患者在腰扭伤后数小时内可出现受伤部位的淤血肿胀,这是由于受伤的软组织内血管破裂出血所致。淤血肿胀的程度因损伤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腰扭伤可能仅有轻微的淤血点,而严重的腰扭伤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肿胀和大片淤血斑。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腰扭伤后淤血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慢;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凝血功能等可能有一定变化,腰扭伤后淤血肿胀情况可能与非生理期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