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结核性腹膜炎最常见并发症是肠梗阻,由腹腔内纤维组织增生粘连等导致,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通过病史等诊断,先保守治疗,无效则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监测水电解质等,老年要评估全身状况等,女性要考虑对生殖系统影响,有结核病史者要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
发生机制
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腔内的炎症反应会促使纤维蛋白原渗出,进而形成纤维性粘连。这些粘连会使肠管的正常解剖结构发生改变,肠管可能会被粘连束缚而导致蠕动受阻,或者形成肠袢的扭转、内疝等情况,最终引发肠梗阻。例如,在一些长期患有结核性腹膜炎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中,腹腔内广泛的粘连是导致肠梗阻的重要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患者可感到腹部有间歇性的剧烈疼痛,疼痛部位与梗阻部位相关。
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吐出带有粪臭味的肠内容物。
腹胀:梗阻部位以上的肠管积气积液,导致腹胀,腹胀程度因梗阻程度而异。
停止排气排便:这是肠梗阻的典型表现之一,由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患者不再有排气和排便。
诊断与治疗
诊断:通过患者的病史(如结核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腹部X线检查等。腹部X线可显示肠管扩张、有多个液平面等肠梗阻的典型征象。
治疗: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分离粘连等,但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再次粘连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患结核性腹膜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肠梗阻的发生可能会对其营养吸收、生长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密切监测其水电解质平衡,因为儿童对水电解质紊乱的耐受能力较差。同时,儿童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要考虑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生肠梗阻时,病情进展可能较为隐匿,且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在保守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手术治疗时要权衡手术风险与收益,同时要注意预防老年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到结核性腹膜炎可能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如是否会影响输卵管等,在治疗后要关注其生殖功能的恢复情况等。
有结核病史患者:这类患者本身有结核基础,发生结核性腹膜炎后出现肠梗阻的风险相对更高,在治疗肠梗阻的同时,要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以控制结核病情,防止肠梗阻复发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