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筋膜炎的症状包括:疼痛为弥漫性酸痛、胀痛或刺痛,劳累、受寒等加重,集中在后背可放射至周围部位;肌肉紧张发硬,严重时痉挛,长期不良姿势易致;因疼痛和肌肉问题活动受限,不同年龄段影响不同;晨起或休息后加重,与筋膜静止时血液循环等有关,不良睡眠姿势可加重。
疼痛
性质与程度:多为弥漫性的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在劳累、受寒等因素影响下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背部受到寒冷刺激后,疼痛可能会明显加剧。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疼痛的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可能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稍好,但也会因病情程度而有差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对疼痛更为敏感,轻微的病情也可能让其感觉较为不适。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疼痛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使疼痛感觉相对更明显一些。
部位与范围:疼痛主要集中在后背区域,可累及肩胛骨内侧、脊柱两旁等部位,疼痛范围通常比较广泛,有的患者可能整个后背都有疼痛不适的感觉,而且疼痛可能会向肩部、颈部等周围部位放射,导致这些部位也出现牵涉痛。
肌肉紧张与痉挛
表现:患者后背的肌肉可出现紧张、发硬的情况,有时能触摸到条索状的硬结,严重时会发生肌肉痉挛,表现为后背某一部位的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导致局部疼痛加剧,活动受限。从生活方式角度来看,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久坐、弯腰驼背等,会增加后背肌肉紧张和痉挛的发生风险。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习惯的人群,由于后背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出现筋膜炎相关的肌肉问题。
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患者后背的活动会受到限制,表现为弯腰、转身、后仰等动作困难。例如,患者可能难以自如地完成系鞋带、穿袜子等弯腰动作,转身时会感觉后背有明显的牵拉感,后仰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从而限制了后仰的幅度。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活动受限的影响程度不同,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后背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如影响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儿童一般较少发生后背筋膜炎,但如果是因特殊原因患病,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玩耍和身体发育活动;中青年人群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工作和运动等方面。
晨起或休息后加重
特点:患者往往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后背疼痛、僵硬较为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长时间不活动或休息后再次静止,疼痛又会加重。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后背的筋膜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血液循环相对较慢,炎症介质等堆积,导致晨起时症状明显;而活动后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介质等被带走,症状会有所减轻,但长时间静止又会使局部环境再次不利于筋膜的状态。对于有夜间睡眠姿势不良习惯的人群,如喜欢趴着睡等,可能会加重晨起时后背筋膜炎的症状,因为不良的睡眠姿势会影响后背筋膜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