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淀粉酶发病2-12小时开始升高,超3倍以上可助诊急性胰腺炎,腮腺炎等也可致其升高;脂肪酶24-72小时开始升高,特异性高,就诊晚者检测更有价值;CRP发病数小时内升高,48小时达峰,可助判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白细胞计数常升高,合并感染时更明显,需结合其他情况判断;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血钙降低,低于2mmol/L提示预后不良,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关影响因素。
一、血清淀粉酶
1.升高特点:血清淀粉酶一般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12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48小时后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可确诊急性胰腺炎,但需注意,腮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疾病也可引起血清淀粉酶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鉴别。对于儿童患者,其血清淀粉酶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有差异,检测时要依据儿童的正常范围判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血清淀粉酶升高幅度可能不典型,需综合其他指标判断。
二、脂肪酶
1.升高特点:血清脂肪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24-72小时开始升高,升高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7-10天。其特异性比淀粉酶高,对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脂肪酶检测更有诊断价值。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脂肪酶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和老年患者同样需要依据各自的正常范围来评估结果;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脂饮食的人群,可能影响脂肪酶检测结果的解读,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
三、C反应蛋白(CRP)
1.变化意义:CRP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内升高,48小时达高峰,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CRP水平越高,提示炎症反应越重,发生坏死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CRP的变化可能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更密切结合临床其他表现来判断病情;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CRP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解读结果时要考虑这一因素。
四、白细胞计数
1.变化情况:急性胰腺炎患者常有白细胞计数升高,一般在(10-20)×10/L之间,若合并感染,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但要注意,白细胞计数升高也可见于其他感染性疾病,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儿童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感染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时,儿童的应对和成人有差异,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老年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不明显,因为其机体反应性下降,要警惕隐匿性感染等情况。
五、血钙
1.变化意义: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血钙降低,血钙低于2mmol/L提示预后不良。低血钙的机制可能与脂肪酶分解脂肪成脂肪酸后与钙结合形成皂化物有关。对于有营养不良病史的患者,本身血钙水平可能偏低,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钙降低更易被忽视,需加强监测;妊娠女性发生急性胰腺炎时血钙变化需特别关注,因为妊娠状态会影响钙的代谢,要谨慎评估血钙降低对母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