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有其发作时、发作后、不同年龄阶段、与其他类似病症鉴别及特殊人群的表现特点。发作时多在6个月-5岁儿童体温骤升至38.5℃-40℃及以上时出现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等表现;发作后意识渐恢复,可有乏力嗜睡等;婴幼儿期症状不典型易反复,学龄前儿童表现相对更典型但恢复稍快;需与低钙惊厥、癫痫鉴别;早产儿表现更不典型易生命体征不稳,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发作更频繁、持续长、恢复难,高热时需密切观察控温。
一、发作时的表现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于6个月-5岁的儿童,在体温骤然升高(多在38.5℃-40℃及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
惊厥发作形式:主要为全身强直性或阵挛性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部或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可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发绀等。发作持续时间多较短,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
伴随表现: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呼吸暂停、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同时,高热是引发惊厥的重要前提,患儿体温明显升高,皮肤发烫。
二、发作后的表现
惊厥停止后,患儿意识多可逐渐恢复。此时可能会有乏力、嗜睡等表现,精神状态较发作前差。部分患儿在发作后可能会出现头痛等不适,但一般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
三、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差异
婴幼儿期: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惊厥发作时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抽搐幅度可能较小,且容易反复。同时,婴幼儿高热惊厥可能与大脑发育不成熟,对高热的耐受性差有关,体温相对不太高时就可能引发惊厥。
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相对较婴幼儿完善,惊厥发作时全身抽搐等表现相对更典型,但总体表现仍符合高热惊厥的一般特征,不过相较于婴幼儿,其恢复可能相对较快一些。
四、与其他类似病症的鉴别要点
与低钙惊厥鉴别:低钙惊厥多发生于婴儿,常伴有低钙的其他表现,如手足搐搦、喉痉挛等,血钙水平降低,而高热惊厥患儿血钙多正常,且有明确的高热病史。
与癫痫鉴别:癫痫发作不一定有高热诱因,且脑电图等检查会有异常放电等癫痫特异性表现,而高热惊厥在未发生惊厥时脑电图多无异常,且随着年龄增长,多数患儿高热惊厥会不再发作,而癫痫则多会反复出现无热等诱因下的发作。
五、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表现特点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更不成熟,高热惊厥的表现可能更不典型,抽搐可能更轻微,且更容易出现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不稳定。这是因为早产儿的大脑对高热的应激反应能力更弱,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更差。
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这类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惊厥发作可能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且恢复相对困难。因为基础神经系统疾病已经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高热进一步加重了神经系统的负担,导致惊厥更容易发生且表现更严重。对于这类患儿,在出现高热时需更加密切观察,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体温,以降低惊厥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