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梦游症状有哪些
儿童梦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特定阶段,表现为睡眠中起身活动、眼神呆滞等,有肌张力变化、自主神经症状等躯体表现,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需与夜惊、梦呓鉴别,偶尔梦游影响不大,频繁发作影响睡眠质量及生长发育,应对需保证睡眠环境安全、调整作息,持续不改善或加重要就医
一、睡眠中异常行为表现
儿童梦游通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期的特定阶段,主要表现为在睡眠过程中起身活动。患儿可能会睁开眼睛,但眼神较为呆滞,看似处于清醒状态,但实际上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是模糊的。例如,有的儿童会在睡眠中坐起,然后在房间内缓慢走动,可能会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像开门、开窗等,但这些动作都缺乏目的性。
二、伴随的躯体表现
1.肌张力变化:在梦游发作时,儿童的肌张力可能会有所改变,表现为肌肉紧张度异常,可能比清醒时略有增高,这使得他们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但动作协调性较差,与清醒时正常的肢体运动有明显区别。
2.自主神经症状: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相关的表现,比如呼吸频率可能会比睡眠中的基础呼吸频率稍有加快,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出汗现象,这是因为梦游发作时身体处于一种相对活跃的状态,自主神经系统参与了调节。
三、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
1.幼儿期:幼儿期的儿童梦游时,行为相对简单,可能只是在床边徘徊,动作比较机械,而且往往不会离开自己的卧室范围。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更多是通过观察到的行为来判断。
2.学龄前期:学龄前期儿童梦游时,活动范围可能会有所扩大,可能会走到客厅等其他房间,但仍然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醒来后通常对自己梦游时的行为没有记忆。这个阶段的儿童在梦游发作时,可能还会伴有一些模糊的言语嘟囔,但内容不清晰。
3.学龄期:学龄期儿童梦游的表现相对更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儿童可能会有较为复杂的动作,比如试图穿衣、收拾物品等,但整体依然是不连贯且无目的的。而且这个阶段的儿童如果频繁出现梦游,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导致焦虑等情绪问题。
四、与其他睡眠障碍的鉴别表现
1.与夜惊的鉴别:夜惊主要发生在睡眠的前1/3阶段,儿童会突然从睡眠中惊醒,表现出极度的恐惧,伴有尖叫、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明显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而梦游主要是在睡眠中起身活动,恐惧表现相对不明显。
2.与梦呓的鉴别:梦呓是睡眠中说梦话,儿童只是在睡眠中发出言语,不会有起身活动的行为,而梦游有明显的起身活动表现。
五、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影响及应对建议
儿童偶尔出现梦游一般对健康影响不大,但如果频繁发作,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进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因为良好的睡眠是儿童生长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对于频繁梦游的儿童,家长首先要保证儿童睡眠环境的安全,移除房间内可能导致儿童受伤的物品,如尖锐的家具边角等。同时,要注意调整儿童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儿童过度疲劳,因为疲劳可能会诱发梦游发作。如果儿童梦游情况持续不改善或者有加重趋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