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感觉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障碍,如约75%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老年患者恢复慢;约30%-4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个月后有认知障碍,基础病患者风险更高;言语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有关,年轻患者言语恢复相对易,老年患者难;约30%-50%患者有吞咽障碍,易致并发症,老年患者误吸风险高;感觉障碍包括减退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恢复;约20%-30%患者1年内有抑郁症状,女性更易出现情绪障碍。
一、运动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包括偏瘫,表现为患侧肢体肌力下降、运动协调性差等。研究表明,约75%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恢复相对较慢。例如,老年脑卒中患者可能长时间存在上肢无法正常抬举、下肢难以独立行走等情况,这与脑组织受损后神经修复困难以及衰老导致的肌肉萎缩等因素相关。
二、认知障碍
部分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下降等。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其发生认知障碍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这些基础病会进一步损伤脑血管及神经,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区域。比如,高血压会使脑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脑实质缺血、缺氧,进而影响认知相关脑区的功能。
三、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也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包括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混合性失语等。运动性失语表现为患者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无法流利表达;感觉性失语则是患者能流利说话,但内容无法被他人理解。脑卒中后言语障碍的发生与大脑语言中枢受损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言语恢复情况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相对更有可能通过康复训练改善言语功能,而老年患者由于神经可塑性降低,恢复难度较大。
四、吞咽障碍
约有30%-5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吞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整,应给予糊状或泥状食物,防止误吸。这是因为老年患者本身吞咽反射相对减弱,加上脑卒中导致的吞咽功能异常,误吸风险更高,可能引发严重的肺部感染等问题。
五、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包括偏身感觉减退、感觉过敏等。患者可能出现患侧肢体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的减退或异常敏感。在生活方式方面,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脑卒中患者,感觉障碍可能更难恢复,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修复。例如,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减少神经的血液供应,不利于感觉神经的恢复。
六、情绪障碍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等。据统计,约20%-3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年内会出现抑郁症状。女性患者相对男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障碍,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以及脑卒中后角色变化等心理因素有关。比如,女性脑卒中患者在患病后可能面临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角色适应问题,从而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