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意识改变,初期有兴奋如烦躁不安、易激惹、惊跳,严重时出现抑制如嗜睡、昏迷;眼部症状,有凝视、斜视、瞳孔大小不等及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囟隆起、喷射性呕吐;呼吸系统症状有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肌张力早期增高、后期降低;还可能出现黄疸加重或消退延迟、贫血等。病情凶险,高危新生儿需密切关注,家长要注意护理,医护操作应谨慎。
一、意识改变
1.兴奋状态:部分新生儿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对轻微刺激如声音、光线等反应过度,频繁惊跳,这种兴奋状态往往是颅内出血初期的一种表现,可能与出血刺激周围脑组织,导致神经兴奋性改变有关。
2.抑制状态:严重时可出现嗜睡,即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唤醒困难,对周围环境反应淡漠;甚至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这提示颅内出血量较大或出血部位影响到关键神经结构,导致脑功能严重受损。
二、眼部症状
1.凝视:新生儿双眼可出现凝视,表现为眼球固定于某一方向,不能随物体或声音转动,这通常是由于颅内出血影响了眼球运动相关神经或脑内眼球运动控制中枢。
2.斜视:部分新生儿会出现斜视,即双眼位置不对称,可能是因为颅内病变影响了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导致眼外肌运动不协调。
3.瞳孔改变: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这可能意味着颅内压力不均衡,压迫动眼神经等相关神经结构,是病情严重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颅内压增高表现
1.前囟隆起:新生儿前囟尚未闭合,当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时,前囟会明显隆起,张力增高,触摸时感觉较饱满、坚硬,这是因为颅内压力通过未闭合的前囟反映出来。
2.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一般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不同,喷射性呕吐是由于颅内压急剧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呕吐往往比较剧烈,且与进食关系不密切。
四、呼吸系统症状
1.呼吸不规则:表现为呼吸频率忽快忽慢,节律不整齐,这是因为颅内出血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调节紊乱。
2.呼吸暂停: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即呼吸运动短暂停止,这是病情危急的表现,可能导致机体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五、肌张力改变
1.早期增高:在颅内出血初期,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这是由于出血刺激神经,引起神经反射亢进。
2.后期降低:随着病情进展,若出血持续或脑损伤加重,肌张力可逐渐降低,肢体松软,活动减少,提示神经功能受损严重。
六、其他表现
1.黄疸:部分新生儿颅内出血后可出现黄疸加重或消退延迟,这可能与出血后红细胞破坏增加,胆红素生成增多,以及肝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关。
2.贫血:如果颅内出血量较大,可导致新生儿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及甲床颜色变淡等,严重贫血会影响全身组织器官的氧供,进一步加重病情。
温馨提示:新生儿颅内出血病情凶险,对于早产、低体重、有窒息史等高危新生儿应密切关注上述临床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就医。家长平时要注意新生儿的护理,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剧烈摇晃宝宝,防止加重颅内出血。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如头部穿刺等时,要格外小心谨慎,减少医源性损伤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