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最佳治疗方法
跟腱炎治疗需综合多种手段,首先要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跟腱充分休息;物理治疗包括急性期冷敷、急性期后热敷及超声波治疗;康复训练有拉伸和力量训练且要循序渐进;药物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非药物效果不佳时用非甾体抗炎药;还可使用跟腱支持带等支具,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以缓解疼痛、促进修复和预防复发。
一、休息与制动
跟腱炎患者首先要减少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跟腱充分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奔跑、跳跃等加重跟腱负担的动作。对于运动员等需要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应暂停相关运动,这有助于跟腱炎症的消退,因为持续的损伤刺激会让跟腱炎难以恢复,休息是基础的第一步。
二、物理治疗
1.冷敷:在跟腱炎急性发作期,可每天进行数次冷敷,每次15-20分钟。冷敷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因为低温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例如,研究表明急性损伤后48小时内冷敷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
2.热敷:在急性期过后,可适当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跟腱组织的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血液循环的改善有利于为跟腱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
3.超声波治疗:超声波能够深入组织内部,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跟腱炎症的消退和组织的修复。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等多种作用机制,对跟腱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有效缓解跟腱炎患者的疼痛和改善功能。
三、康复训练
1.拉伸训练:进行跟腱的拉伸练习,如坐姿小腿拉伸,患者坐在椅子上,患侧腿伸直,脚跟着地,用手缓慢拉脚趾向身体方向,保持15-30秒,重复多次。还有站姿跟腱拉伸,双脚站在台阶边缘,脚跟悬空,缓慢下沉脚跟,感受跟腱的拉伸,每次保持15-30秒。拉伸训练可以增加跟腱的柔韧性,减少跟腱再次损伤的风险,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跟腱的功能状态。
2.力量训练:进行小腿肌肉的力量训练,比如踮脚尖练习,患者双脚后跟抬起,用前脚掌站立,每次保持5-10秒,重复多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小腿肌肉对跟腱的支撑作用,提高跟腱的稳定性,对于预防跟腱炎复发很重要。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如有病史的患者更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训练不当加重损伤。
四、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跟腱炎的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禁忌,比如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应谨慎使用。不过总体上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只有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才考虑药物辅助。
五、辅助支具
可使用跟腱支持带等支具,起到支撑跟腱、减少跟腱负荷的作用。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如办公室工作人员、教师等,合适的支具能帮助减轻跟腱的压力,有利于跟腱炎的恢复。不同年龄的人群使用支具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尺寸和类型,确保佩戴舒适且能有效发挥作用。
总之,跟腱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综合多种手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缓解疼痛、促进跟腱修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