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会一直出血是怎么回事
子宫内膜癌一直出血原因包括肿瘤本身影响(生长迅速血供丰富、浸润破坏组织及影响凝血机制)和激素水平紊乱(雌激素持续刺激致内膜过度增生破裂出血且紊乱难纠正);不同人群中育龄女性少见但发病需详告相关史,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高发要警惕且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有癌前病变病史人群风险高需密切监测;需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内膜无恶性病理改变)、子宫肌瘤(子宫形态及肌瘤情况不同,内膜无癌变)、子宫内膜息肉(良性病变,宫腔镜表现不同)鉴别。
一、子宫内膜癌一直出血的原因
(一)肿瘤本身的影响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且血供丰富,同时肿瘤细胞可能会浸润破坏子宫内膜及周围血管等组织,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阴道一直出血的症状。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细胞分泌的一些因子会影响凝血机制等,进一步加重出血情况。
(二)激素水平紊乱相关
子宫内膜的生长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调节,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常出现紊乱。例如,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使其过度增生,当增生的内膜失去激素支持或自身发生异常变化时就容易破裂出血,而且这种激素紊乱状态难以自行纠正,会导致出血持续存在。
二、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要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出现一直出血情况需及时就医。要详细告知医生月经史、生育史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比如有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的育龄女性,本身就存在激素调节异常,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进而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并引起一直出血。
(二)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此阶段一直出血更应警惕。这类女性要注意自身激素水平变化特点,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信号之一。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维持身体内分泌的相对稳定。
(三)有相关病史人群
曾有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病史的人群,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较高,出现一直出血时要高度重视。这些人群需要密切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因为既往的病变基础可能使得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更易出现一直出血等症状,要遵循医生制定的定期复查等诊疗计划。
三、与其他可能导致阴道出血疾病的鉴别
(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区别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多无恶性病理改变,通过诊断性刮宫等检查可鉴别,子宫内膜癌患者刮宫会有恶性肿瘤细胞等病理表现,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刮宫病理多无特殊恶性征象。
(二)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也可引起阴道出血,但一般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子宫形态及肌瘤的情况,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内膜多无癌变,而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增厚、有占位等恶性征象。
(三)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也会导致阴道出血,多为少量点滴出血等,通过宫腔镜等检查可鉴别,子宫内膜息肉是良性病变,而子宫内膜癌是恶性肿瘤,宫腔镜下可见子宫内膜癌病灶呈恶性表现,而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良性的息肉样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