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多动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小孩多动症的发生受遗传、神经生物学、家庭环境、孕期及围生期、学校教育等多因素影响,遗传具家族聚集性,神经递质失衡、大脑结构异常等属神经生物学因素,亲子关系不良、家庭氛围不和谐等为家庭环境因素,孕期接触毒物等、围生期有并发症属孕期及围生期因素,学习压力过大、班级环境不佳等为学校教育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在小孩多动症的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如果患儿的直系亲属中有患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的情况,那么小孩患多动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的一级亲属中患多动症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出数倍,这充分显示了遗传因素对小孩多动症发病的影响。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1.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在大脑的神经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当这些神经递质出现失衡时,可能会引发多动症。例如,多巴胺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大脑对行为的抑制能力下降,使得小孩容易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研究通过对多动症患儿和正常儿童大脑神经递质水平的检测对比,发现多动症患儿体内相关神经递质的含量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
2.大脑结构异常:一些研究发现,多动症患儿在大脑的某些结构方面存在异常,比如额叶发育异常。额叶在调节注意力、冲动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额叶发育异常可能会影响小孩的这些功能,从而导致多动症的发生。通过脑部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多动症患儿额叶等区域的结构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
三、家庭环境因素
1.亲子关系不良:如果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与小孩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良好的互动,可能会对小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例如,父母过度严厉或过于宽松的教育方式都可能破坏正常的亲子关系,使小孩出现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2.家庭氛围不和谐:长期处于家庭氛围不和谐的环境中,如父母经常争吵、家庭关系紧张等,会让小孩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影响其大脑的发育和神经功能,进而可能引发多动症。有研究调查了不同家庭氛围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家庭氛围不和谐的儿童患多动症等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家庭氛围和谐的儿童。
四、孕期及围生期因素
1.孕期不良因素:母亲在孕期如果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或者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都可能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增加小孩出生后患多动症的概率。例如,孕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等,可能会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损害。
2.围生期并发症:在围生期出现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等并发症,会使胎儿在出生时受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从而增加小孩患多动症的风险。有统计数据显示,有围生期并发症的儿童患多动症的几率比正常围生期儿童高出不少。
五、学校教育因素
1.学习压力过大:如果学校的学习任务过重,教学方法不适合小孩的学习特点,会让小孩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表现,长此以往可能诱发多动症。例如,一些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给小孩布置大量的作业和练习,导致小孩身心疲惫,影响其正常的心理和行为发展。
2.班级环境影响:班级氛围不佳,如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教师的教育方式不当等,也可能对小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多动症的可能性。比如,教师对小孩的过度批评或不公正对待,可能会让小孩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